问答题
华苑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华苑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华苑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华苑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6年2月28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05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华苑公司已于12月31日对公司账目进行结账。
2006年3月3日,华苑公司监事会对财务会计资料审查过程中发现的以下会计处理错误,提请财会部门进行处理:
(1) 2005年10月15日,华苑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甲公司销售400台A设备,代销协议规定的销售价格为每台10万元,华苑公司按甲公司销售每台A设备价格的5%支付手续费。
至2005年12月31日,华苑公司累计向甲公司发出400台 A设备。每台A设备成本为87/2。
2005年12月31日,华苑公司收到甲公司转来的代销清单,注明已销售A设备300台,同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额为510万元。至2006年3月31日,华苑公司尚未收到销售A设备的款项。
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4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
借:销售费用 200
贷:应收账款 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200
贷:库存商品 3200
(2) 2005年12月1日,华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以每台2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50台B设备。每台B设备成本为 15万元。同时,华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华苑公司在2006年4月30日以每台25万元的价格购回B设备。当日,华苑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额为17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至2005年12月31日,50台B设备尚未发出。
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
贷:库存商品 750
(3) 2005年12月10日,华苑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6000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M公司股权转让给丙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经双方股东大会通过后生效。华苑公司对M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账面余额为5400万元,至2005年12月31日,该股权转让协议尚未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华苑公司也未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转让款。
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6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400
投资收益 600
(4) 2005年11月25日,华苑公司与戊公司签订合同,为戊公司培训20名设备维护人员,分两期培训,每期培训10人,时间为30天;培训费用总额为40万元,培训开始日支付15万元,余款在第二期培训结束时支付。
2005年12月1日,华苑公司开始第一期培训,同时收到戊公司支付的培训费15万元并存入银行。至2005年12月31日,华苑公司已培训10人,发生培训支出18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2005年12月28日,戊公司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华苑公司预计25万元培训费难以收回。
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5
贷:预收账款 15
借;劳务成本 18
贷:银行存款 18
借:预收账款 15
应收账款 5
贷:主营业务收A 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
贷:劳务成本 18
(5) 2005年12月25日,华苑公司向丙公司销售2台E设备并负责安装,安装工作为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2月28日,华苑公司发出E设备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价格为每台250万元,价款总额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华苑公司已收到丙公司通过银行支付的上述款项。E设备每台成本为180万元。至2005年12月31日,E设备的安装工作尚未开始。
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0
贷:库存商品 360
(6) 2006年2月8日,华苑公司已获知丁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应收丁公司款项585万元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该应收丁公司款项,由于2005年12月31日已获知丁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全额收回,已按应收丁公司款项585万元的60%计提坏账准备。
2006年2月8日,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234
贷:坏账准备 234
(7) 2006年3月22日,庚公司诉华苑公司违约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华苑公司赔偿庚公司50万元经济损失。华苑公司和庚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华苑公司尚未向庚公司支付该赔偿款。
该诉讼案系华苑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向庚公司发货所引起的,庚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华苑公司赔偿部分经济损失。2005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华苑公司已按估计赔偿金额40万元确认预计负债。
2006年3月22日,华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10
贷:预计负债 10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华苑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均为公允价格。
(2) 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
(3) 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
(4) 所售商品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账龄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5%,6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10%。根据税法规定,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6) 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7) 华苑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
(1) 对监事会发现的上述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涉及利润分配和应交所得税的调整可以合并编制)。
(2) 填列上述会计差错更正对华苑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调整数以“+”表示,调减数以“-”表示,不调整以“0”表示)。
项 目 |
调整金额(万元) |
应收账款 |
|
其他应收款 |
|
存货 |
|
长期股权投资 |
|
盈余公积 |
|
未分配利润 |
|
营业收入 |
|
营业成本 |
|
销售费用 |
|
资产减值损失 |
|
财务费用 |
|
所得税费用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对监事会发现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按题的要求涉及利润分配和应交所得税的调整可以合并编制,所以本参考答案是合并处理的。因为题中的要求是可以合并编制不是一定要合并编制,所以考试分别调整的也算正确。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借:应收账款
50(100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销售费用
50
借:库存商品
3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200-300×8)800
委托代销商品
2400
借:委托代销商品
3200(400×8)
贷:库存商品
3200
说明;根据资料(1)的第三笔分录贷方库存商品可以分析出,企业在原来发出商品时没有作发出委托代销商品的分录。所以才会有调整分录的第四笔。(坏账准备的调整后面综合进行调整,下同)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750
其他应付款
2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50[(25-20)×50÷5]
贷:其他应付款
50
说明:本题中部分学员反映由于产品没有发出原来的分录都应该冲掉,这样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此时的商品是否发出不影响会计处理。
③借:长期股权投资
54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投资收益
6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0
说明:本事项不符合股权转让的条件,所以是不能确认转让的,要将原处理都冲销掉。
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
贷:应收账款
5
说明:因为本企业是主要从事设备的生产,所以本题中发生的设备维护培训收入是可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
⑤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00
贷:预收账款
500
借;发出商品
3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60
说明:由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开出所以增值税是不用调整的,同时后面调整所得税时也是不用调整的。
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23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34
⑦借:预计负债
10
贷:营业外支出
1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10
预计负债
40
贷:其他应付款
5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5(50×33%)
贷:所得税费用
16.5
由于上面相应的调整,所以涉及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也应考虑坏账准备计提的调整:
(1000-50+6000+5)×5%=6955×5%=347.75(万元)
借:坏账准备
347.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347.75
调整所得税:
坏账准备纳税调整额
=(1000-50+6000+5)×(5%-5‰)
=312.30(万元),
应交所得税的调整额
=[(1000+1000+50+600+5+234)-(50+800+750+
312.30)]×33%
=976.7×33%=322.31(万元)
应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
=312.3-50×33%(事项2中增加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0×33%(事项7中增加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92.5(万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22.31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92.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所得税费用
29.81
说明:由于第五笔业务企业提前开出了专用发票所以增值税与所得税都要正常纳税的,是不能进行纳税调整的;第七笔业务在3月22
才转为确定的事情,所以在2月28日之前还是预计负债,在汇算清缴日之后转为确定的事项,产生的还是暂时性差异,原来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确认了40万元的可抵扣差异,所以应再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10×33%=3.3(万元);第二笔业务中计提的财务费用50万元的纳税调整有一定的争议,由于部分教师认为是不能进行纳税调整,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解答中说是可以税前扣除。由于评分答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来作的,所以本题答案我们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的方法按可以税前扣除来处理。
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销售费用
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7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6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347.7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9.8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61.4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投资收益
6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23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10
调整法定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6.144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106.144
(2) 调整报表相关项目:
项 目 |
调整金额(万元) |
应收账款 |
-1141.25 |
其他应收款 |
-5700 |
存货 |
1160 |
长期股权投资 |
5400 |
盈余公积 |
-106.144 |
未分配利润 |
-955.296 |
营业收入 |
-2505 |
营业成本 |
-1910 |
销售费用 |
-50 |
资产减值损失 |
113.75 |
财务费用 |
50 |
所得税费用 |
2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