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早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公开场合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明确要求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材料2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10月19日至20日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赛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材料3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的。去年,首届大赛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大赛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大赛呼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带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今年3月,第二届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主题是“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目的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问答题   如何理解“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第一,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有活力的群体,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第二,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具备创业的能力,将会是引领创业、带动就业的中坚力量;第三,大学生是祖国建没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勇于创业能够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风气,必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型业态的形成,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答题   如何认识政府在推动“双创”中的作用?分析“双创”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推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保持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第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第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第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全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问答题   作为主力军,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创业观?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创业艰苦磨难多,只有创业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的创业勇气。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既不能拘泥于陈规,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各种现实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