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城镇集中供热中继换热站,一次热源为t1=180℃、p=1.0MPa的电厂抽汽,采用规格为Φ159×4.5(外径×壁厚)的无缝钢管,采用通行地沟(可进入检修)敷设,由蒸汽主管道接至换热站内。管道采用复合保温结构,内层采用复合硅酸盐毡,导热系数为0.06W/(m·K),允许最高使用温度为550℃,外层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导热系数为0.035W/(m·K),允许最高使用温度为120℃,要求供热管道的单位长度散热量不大于60W/m。问:该供热管道的保温层最小总厚度(mm)最接近下列哪一项?(忽略使用温度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修正,不计其他结构层及接触热阻的影响)______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热网规》(CJJ 34—2010)第11.2.9条,内层保温材料的外表面温度最高为:t2=120×0.9=108(℃),由于内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大于外保温材料,为使保温层总厚度最小,内保温材料厚度应取最小允许值,即其外表面温度应取最大允许值108℃,计算内层保温材料的厚度δ1: 包含内层保温材料的管道外径为:d2=0.159+0.0455×2=0.25(m) 再根据第11.2.7.4)条,地沟内计算温度取40℃,则计算外层保温材料的厚度δ2: 则该供热管道的保温层最小总厚度为:δ=δ1+δ2=77.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