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加快转型步伐,打造新“三农”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古代社会里,历朝历代都将农业作为国家的根基予以大力扶持,农民这一群体仅次于“士”,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处于较高的地位。进入近现代之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农业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方面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其基础性地位仍然不容置疑。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的农业显然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我国有将近一半人口在农村。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不好,这一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无从谈起。为此,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的环境治理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三农”的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仍然不相匹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科研能力差,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低;农民的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甚至还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职业的受认同度不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愿望不断降低;农村的环境恶化问题、基层民主氛围不足等问题,也使不少人对农村望而却步。难怪人们感慨:在土地上耕作,已经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这个紧要关头,“三农”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转型是否成功,将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景,影响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不断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农业科技。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模式,发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
不断加快农民转型,塑造新型职业化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塑造一批年富力强的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等新型的职业农民。
不断加快农村转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治理水土污染、垃圾乱堆乱放等突出环境问题。
21世纪,“三农”问题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加快转型步伐,塑造新“三农”,应当成为各级政府深入思考、谨慎行动的大事。只有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努力,才能突破当前“三农”困局,发展好现代农业、塑造好新型职业化农民、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