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甲借给乙1万元人民币,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以下相关事实中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的有:
____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解析] 诉讼时效中断[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A项符合《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的“提起诉讼”。因此A项,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B项中“甲通过一个15岁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向乙转达甲催索钱款的意思”属于甲让限制行为能力人传达。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传达,传达人传达的是甲的催索钱款的意思,因此,应视为甲提出了还款的要求。B项符合《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因此B项,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C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的规定,义务人作出提供担保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140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因此,C项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D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9条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因此,D项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