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1) 主要内容
①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是指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 以保罗· 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 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
a. 主要思想
新贸易理论认为:
ⅰ . 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能够带来收益;
ⅱ . 率先进入市场的公司会设置进入壁垒;
ⅲ. 政府会对促进本国公司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新贸易理论主要讨论垄断势力、 产品差异化、 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 其中, 产品同质化与产品差异化这一对不同的假设可以揭示, 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适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包括资源密集型产品) , 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更适宜解释制成品贸易。 同样道理, 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有能力解释产业间贸易, 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则着重解释产业内贸易。
b. 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 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 降低商品的平均成本。
第二, 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 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 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 因此, 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 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品的第一进入者。
c. 强调内容
新贸易理论强调, 某些情况下一些国家分工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 而是因为某些产业中世界市场只允许少数企业存在。 在这种产业内, 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建立起的竞争优势很难被撼动, 因此, 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可以部分归因于企业捕捉先入者优势的能力。
②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 模型中企业是同质的、 无差异的, 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更为微观层面的许多现象。 如为什么同一产业内有的企业从事出口, 而其他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 直至 2003 年梅里兹(Melitz) 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新贸易理论”。
梅里兹认为, 一个行业内不同的企业是“异质” 的。 当各国之间国际贸易的壁垒撤除的时候, 同一行业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可能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生产率最高的企业由于贸易壁垒的撤除, 获得了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由于生产利润较低, 不足以弥补到国外开拓市场的固定成本, 只能在国内销售。 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面临高生产率企业扩张的压力以及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压力, 只能退出市场。 企业在面临开放后不同的变化导致市场份额和生产资源实际上会从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 这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 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贸易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 这被认为是继传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后的又一贸易利益来源。
(2)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理论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贸易理论是在批判继承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认为传统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大多数的典型化事实; 而 21 世纪初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 产生, 对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量给予了足够的解释力。
而二者的区别如下:
①研究的贸易现象不同。新贸易理论研究的贸易现象是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 即产业内贸易。异质企业理论研究的贸易现象是中间产品贸易, 包括企业间外包贸易和以中间产品为载体的产业内贸易。
②理论假设不同。 与新贸易理论的宏观国家层面和中观产业层面的分析相比, 异质企业模型关注的是微观企业层面。 新贸易理论将企业视为彼此无差异的一个个投入转化为产出的“黑匣子”, 至少在一个国家内部, 每一个产业都被视为由同质的彼此无差异的企业组成, 即企业同质化假设。 异质企业模型指出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效率上存在差异, 即产业内存在大量的异质性, 同一产业内部企业在生产规模、 生产率、 工资和要素密集度上存在差异, 即企业异质性假设。
③贸易利益的来源不同。 在新贸易理论中, 贸易利益不仅来源于比较优势, 还来源于规模经济、 产品多样化以及贸易增加的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等。 同时, 新贸易理论还指出, 虽然存在潜在贸易利益, 但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风险。 而在异质企业理论中, 贸易利益则来源于低生产率企业收缩甚至退出市场, 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出口市场, 从而使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如果贸易自由化实施以后, 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贸易利益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④贸易政策倾向不同。 新贸易理论的政策倾向是战略性贸易政策, 主张政府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保护贸易政策, 而异质企业理论的贸易政策倾向是自由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