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小杨,17岁,高三女生,5年前父母离异,目前她同母亲一起生活。一年前母亲再婚,虽然继父对她很好,但是小杨总觉得母亲不应该让一个外人打破她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为此,她经常会借一些小事情和母亲闹矛盾。一个多月前,她和继父发生争执,母亲做了公正的评判,但是小杨认为母亲偏向继父,觉得母亲不在乎她,于是离开母亲,搬到父亲家借住。但是父亲也已再婚,而且距离学校很远,长期居住也不方便。虽然母亲也打电话过来让她回去住,但小杨觉得委屈,个性倔强的她不愿意回家,内心也非常矛盾,学习成绩不断退步。
[问题]
问答题
请结合此案例说明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学校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具体而言,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包括:
(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
(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
(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你以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分析小杨的问题,并提出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1)上述案例中,小杨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母亲再婚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缺乏与母亲以及与继父的沟通。主要表现为小杨因母亲再婚对其有敌对情绪,两人经常起冲突,小杨始终无法认同继父的家庭角色,把继父当作外人,与继父时有争执,甚至搬到父亲处居住。
②学业压力与精力分配问题。小杨被家庭问题所困扰,又面临高考,情绪紧张,心理压力较大。
(2)针对本案例中小杨的情况,学校社会工作者界定的工作目标为:
①使小杨正确认识母亲再婚,解决其与母亲的冲突,增进母女的沟通;
②帮助小杨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根据以上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可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①前两周。小杨与母亲每周一起接受一次社会工作者的辅导,在社会工作者的主持下促进母女的沟通。在母女彼此认同的基础上,鼓励小杨搬回家居住,并与继父进行沟通。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学校或社区志愿者网络,为小杨联系志愿家教辅导。
②第三至四周。小杨每周一次和社会工作者进行面谈,进行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调适,正确看待父母的婚姻问题,学习接受继父的家庭角色,并订立合适的学习计划。小杨母亲每周一次和社会工作者进行面谈,探讨家庭教育中的某些误区和问题,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小组活动,学习有效的教养方式以及与孩子正面沟通的技巧,改善亲子关系。
③第五至八周。小杨每两周一次与社会工作者面谈,探讨计划执行情况及相应的问题。
④第九至十周。小杨与母亲一起面见社会工作者,评估家庭关系与小杨的学习状况,进行结案工作。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