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UP) is a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which captures many of best practices in modem software development. The notions of use-cases and ______have been proven to be an excellent way to capture function requirements. RUP can be described in two dimensions - time and content. In the time dimension, the software lifecycle is broken into cycles. Each cy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onsecutive ______ which is concluded with a well-defined ______ and can be further broken down into ______ a complete development loop resulting in a release of an executable product, a subset of the final product under development, which grows incrementally to become the final system. The content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disciplines, which group ______ logically by nature.
单选题
  • A. actors
  • B. artifacts
  • C. workers
  • D. scenarios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
  • A. aspects
  • B. phases
  • C. orientations
  • D. views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
  • A. measure
  • B. criteria
  • C. milestone
  • D. end-mark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
  • A. circularities
  • B. conditions
  • C. iterations
  • D. resources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
  • A. activities
  • B. workflows
  • C. transitions
  • D. functions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选题 RIPv2相对于RIPv1来说主要有3方面的改进。下面的选项中,RIPv2的特点不包括______。
  • A.使用组播而不是广播来传播路由更新报文
  • B.采用了触发更新机制来加速路由收敛
  • C.支持动态网络地址变换来使用私网地址
  • D.使用经过散列的口令来限制路由信息的传播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路由信息协议(RIP)分为版本1和版本2。无论是版本1还是版本2,都具备以下特征:①使用距离向量(V-D)路由选择算法;②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为15跳;③默认路由更新周期为30 s;④管理距离(AD)为120;⑤支持触发更新;⑥使用UDP 520端口进行路由更新;⑦支持等价路径,默认为4条,最大为6条。 RIPv2对RIPv1的主要改进之处有:①支持VLSM和CIDR;②在路由更新的过程中携带子网信息;③采用组播(224.0.0.9)方式进行路由更新;④提供明文和MD5认证;⑤属于无类别(Classless)路由协议;⑥采用了触发更新机制来加速路由收敛等。 “支持动态网络地址变换来使用私网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NAT)具有的功能,RIPv2不具有此功能。
单选题 在设计模式演化时,必须定义一组设计类。其中,______代表将在软件执行之外持续存在的数据存储(例如,数据库)。
  • A.持久类
  • B.业务域类
  • C.过程类
  • D.系统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在设计模式演化时,必须定义一组设计类。建议定义以下5种反映设计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设计类。 ①用户接口类:定义人机交互所必需的所有抽象。 ②业务域类:识别实现某些业务域元素所必需的属性和服务(方法)。通常是早期定义的分析类的精化。 ③过程类:实现完整管理业务域类所必需的低层业务抽象。 ④持久类:代表将在软件执行之外持续存在的数据存储(例如,数据库)。 ⑤系统类:实现软件管理和控制功能,使得系统能够运行并在其计算环境内与外界通信。
单选题 Scenatios-based Architecture Analysis Method(SAAM)是一种软件架构的评估方法,以下关于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 A.SAAM协调不同参与者所感兴趣的方面,并提供了后续决策对体系结构的公共理解
  • B.SAAM的主要输入问题是问题描述、需求声明和体系结构描述
  • C.SAAM的领域知识库的可重用性是通过基于属性的体系结构风格维护
  • D.SAAM可以被应用到空中交通管制、嵌入式音频系统等系统中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SAAM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 at CMU)的Kazman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非功能质量属性的体系结构分析方法,是最早形成文档并得到广泛使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方法。 SAAM分析评估体系结构的过程包括场景开发、体系结构描述、单个场景评估、场景交互和总体评估等5个步骤。通过各类风险承担者协商讨论,开发一些任务场景,体现系统所支持的各种活动。在SAAM风险承担者方面,SAAM协调不同参与者所感兴趣的方面,作为后续决策的基础,提供了对体系结构的公共理解。在方法活动方面,SAAM的主要输入问题是问题描述、需求声明和体系结构描述。在方法验证方面,SAAM是一种成熟的方法,已被应用到众多系统中,这些系统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嵌入式音频系统和WRCS(修正控制系统)等。 目前,SAAM暂不考虑知识库的可重用性问题。据此,选项C的说法有误。
单选题 某软件公司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一套图形界面显示构件库Visual Component。在使用该库构建某图形界面时,用户要求为界面定制一些特效显示效果,如带滚动条、能够显示艺术字体的透明窗体等。针对这种需求,公司采用______最为灵活。
  • A.桥接模式
  • B.命令模式
  • C.组合模式
  • D.装饰模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可以看出其基础是一个图形界面,并要求为图形界面提供一些定制的特效,例如带滚动条的图形界面,能够显示艺术字体且透明的图形界面等。这要求能够动态地对一个对象进行功能上的扩展,也可以对其子类进行功能上的扩展。对照选项中的4种设计模式,装饰模式最符合这一要求。
单选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性能的各种评估方法的论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 A.每秒百万次指令(MIPS)描述了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
  • B.峰值MFLOPS以最慢的浮点指令来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 C.等效指令速度法采用灵活的指令比例来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 D.CTP以每秒百万次理论运算(MTOPS)来表示运算部件的综合性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选项A的“MIPS”表示每秒百万次指令,用来描述计算机的定点运算速度。
选项B的“MFLOPS”表示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速度,用来描述计算机的科学计算速度,常用的有峰值MFLOPS和以基准程序测得的MFLOPS。其中,峰值MFLOPS以最快的浮点指令执行时间计算得到。
选项C的“等效指令速度法”通过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的比例(Wi)进行计算得到的。若各类指令的执行时间为ti,则等效指令的执行时间[*],式中n为指令类型数。可见,它是一种采用固定比例的方法来评价计算机的性能,可能会出现评价偏差现象。
选项D的“CPT(综合理论性能)方法”是以每秒百万次理论运算(MTOPS)来表示运算部件的综合性能。
单选题 统一过程(UP)将一个周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其中______的主要意图是建立系统的需求和架构,确定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系统架构的稳定性。
  • A.初启阶段(Inception)
  • B.构建阶段(Constraaction)
  • C.精化阶段(Elaboration)
  • D.提交阶段(Transition)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统一过程(UP)的基本特征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中心的和受控的迭代式增量开发”。一个UP可分为若干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初启阶段、精化阶段、构建阶段和提交阶段等4个阶段,如表所示,每个阶段可进行若干次迭代。
UP各开发阶段及其主要意图、提交结果表
开发阶段 主要意图 提交结果
初启阶段(Inception) 建立项目的范围和版本,确定业务实现的可能性和
项目目标的稳定性
原始的项目需求和业务用例
精化阶段(Elaboration) 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建立系统的需求和架构,确定
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系统架构的稳定性
包括系统架构及其相关文档、领域模型、修改
后的业务用例和整个项目的开发计划
构建阶段(construction) 增量式地开发一个可以交付用户的软件产品 软件子产品
提交阶段(Transition) 将软件产品提交用户 软件产品
由表可知,本试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单选题 需求工程活动产生软件运行特征的规约,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______。
  • A.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 B.状态变迁图
  • C.体系结构模型
  • D.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在系统级需求工程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作用。需求工程活动产生软件运行特征(功能、数据和行为)的规约,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换而言之,需求工程在设计和构造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其通过起始、导出、精化、协商、规格说明、确认和管理等7个活动产生软件运行特征的规约,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软件需求规约作为需求分析的结果而被开发,是需求工程活动的最终结果,该文档架起了需求工程和软件设计的桥梁。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的技术路线和拟采用的软件支撑环境并不是需求工程活动中关心的问题。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应该是软件数据运行特征规约已经说明的问题,体系结构模型和程序流程图是设计阶段的问题。
单选题 在CORBA体系结构中,______属于客户端接口。
  • A.静态IDL Stubs
  • B.静态IDL Skeletons
  • C.动态Skeletons
  • D.POA(Poixable Object Adapter)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在CORBA体系结构中,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ORB)负责处理底层网络细节,它可以运行在各种不同的底层网络协议(例如TCP/IP、IPX等)上。在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上,ORB实现了一系列的功能,例如对象定位、编组与解组、初始化服务和接口库等。并且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提供了标准的API,使得客户不用考虑底层网络细节,通过对象引用来实现对远程对象的请求调用。 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IDL)定义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静态接口,它实现了对象接口与对象实现的分离,屏蔽了语言和系统间的异构问题。通过标准的IDL编译器,可生成客户端的IDL存根(Stubs)和服务器端的骨架(Skeletons),它们分别是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与ORB间通信的中介。IDL存根提供了访问对象服务的静态接口,而骨架则包含了服务对象的静态接口并负责实现与对象实现中具体方法的连接。 选项B的“静态IDL skeletons”是静态IDL存根在服务器端的对应,在请求的接收端提供与存根类似的服务。当ORM接收到请求时,由骨架将请求参数解封装,识别客户所请求的服务,向上调用服务器中的对象实现,当服务器完成了对请求的处理后,骨架把执行结果封装,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程序。 选项A的“静态IDL Stubs”也称之为静态调用接口,由IDL编译器编译目标对象的IDL接口描述文件自动产生,客户程序与它直接相连。IDL Stubs的作用相当于本地调用,由存根向ORB透明地提供一个接口,以实现对操作参数的编码和解释。IDL Stubs把请求从特定的编程语言的表示形式转换为适于传递到目标对象的形式进行通信传输。它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客户能够不关心ORB的存在,而把请求交给存根,由存根负责对请求参数的封装和发送,以及对返回结果的接收和解封装。 由于存根和骨架都是从用户的接口定义编译而来,所以它们都和具体的接口有关,且在请求发生前,存根和骨架早已分别被直接连接到客户程序和对象实现中去。为此,通过存根和骨架的调用被通称为静态调用,IDL存根和:IDL骨架之间没有必须配对的限制。 选项D的“POA(Porable Object Adapter)”是指可移植对象适配器,它是一个引导客户端请求到具体对象应用的机制。它提供了标准的API去登记对象应用或激活对象应用。POA是灵活的CORBA编程模型模块,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规则配置它的行为。 选项C的“动态Skeletons”允许动态调用对象,对象实现需要实现动态调用例程的接口。DSI是DII(IDL动态调用接口)在Server方的对应。与DII允许客户不通过存根就可以调用请求类似,DSI允许用户在没有静态骨架信息的条件下来获得对象实现。DSI从进入的消息找出调用的目标对象及相应的方法,并提供运行时的连接机制。
单选题 某数据库中有员工关系E(员工号,姓名,部门,职称,月薪);产品关系P(产品号,产品名称,型号,尺寸,颜色);仓库关系W(仓库号,仓库名称,地址,负责人);库存关系I(仓库号,产品号,产品数量)。
若数据库设计中要求:
①仓库关系W中的“负责人”引用员工关系的员工号
②库存关系I中的“仓库号,产品号”唯一标识I中的每一个记录
③员工关系E中的职称为“工程师”的月薪不能低于3500元
则①②③依次要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是______。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 B.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 C.用户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 D.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和SQL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规定基本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由于①仓库关系W中的“负责人”引用员工关系的员工号,所以应满足参照完整性约束;②库存关系I中的“仓库号,产品号”唯一标识I中的每一个记录,所以应满足实体完整性约束;③职称为“工程师”的月薪不能低于3500元,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所以应满足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因此,试题(6)的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软件的结构、过程和模块,其中软件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______。
  • A.模块的具体功能
  • B.模块间的组成关系
  • C.模块间的操作细节
  • D.模块间的相似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软件设计通常可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其中,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①软件系统的结构;②进行模块划分;③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④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模块化的程序结构,并表示出模块间的控制关系。此外,体系结构设计将程序结构和数据结构相结合,为数据在程序中的流动定义了接口。因此,软件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模块间的组成关系。 对于选项A“模块的具体功能”属于软件逻辑设计的工作任务之一,对于选项C“模块间的操作细节”属于软件物理设计的工作任务之一,选项A及选项C均是软件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而对于选项D“模块间的相似性”不属于软件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单选题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三级模式结构。图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写______。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站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一般采用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分别为模式/内模式映像和外模式/模式映像。 外模式/模式的映像:该映像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实现了外模式到概念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例如图中的①、②处。 模式/内模式的映像:该映像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实现了概念模式到内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例如图中的③处。 这两级映射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程序独立,将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由DBMS负责数据的存储,从而简化应用程序,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编制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