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符号互动论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其注意力已从欧洲学者热衷的诸如阶级冲突、社会有机体及其进化等宏观的社会过程、社会结构,以及具体的个人行为方式与抽象的心理特征等问题转向了社会互动过程和社会关系。符号互动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如下: (1)早期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盛行一时,至今仍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流派。早期符号互动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也没有一个学者曾明确地提出“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然而却有许多学者对人类社会的符号互动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来源于多个学科领域,曾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概念和思想,直接促成了符号互动论的诞生。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库利的“镜中我”、杜威的实用主义等相关概念,被米德综合成浑然一体的理论体系。 (2)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社会理论家都认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是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德。米德是符号互动论最重要的奠基人,当代符号互动论的许多关键概念和思想都在米德的著作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个体的心智和自我的特征以及具体的互动过程是他的研究重心,其中关于玩耍和游戏活动在儿童自我产生中的作用的观点,也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所证明。但是米德过分关注符号的作用,把所有的互动都看作是由符号这个中介决定的,否定了社会生活的客观作用。 (3)符号互动论的继承和发展 符号互动论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的著作《人与社会》一书中。在功能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他继承和发展了乔治·赫伯特·米德的思想,并且声称要做主流社会学的“忠实的反对派”。20世纪后半叶,在互动过程领域里最具创造性的理论家是戈夫曼,他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拟剧理论。符号互动论的兴起也表征着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积极贡献的开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