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 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2010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9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9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9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0年 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②甲公司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8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 5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③2009年2月1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10年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甲公司计划在使用5年后出售该无形资产,C公司承诺5年后按126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 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购入以及该无形资产2至 11月累计摊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借:管理费用 150 贷:累计摊销 150 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2) 2010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8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假定: (1) 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2) 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

问答题

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正确答案】

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①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2009年下半年应计提折 旧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在建工程 2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 贷:在建工程 190 ②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 2010年期初无形资产已摊销金额=400/5×1.5=120(万元)。 借:无形资产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累计摊销 120 ③2009年2至11月累计摊销金额=(1800- 1260)÷5×10/12=90(万元)。 借:累计摊销 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④对差错导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贷:盈余公积 7.5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 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2010年6月30日已计提折旧额=(10500- 500)÷10×1.5=1500(万元); 2010年变更后的计提折旧额=(10500-1500)÷(6-1.5)×0.5=1000(万元); 2010年应计提折旧额=(10500-500)÷10÷2 +1000=1500(万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