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m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问答题     指出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正确答案】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正确做法:台背回填应作为分项工程,挖台阶与填土不应作为分项工程。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地基处理的验收是否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地基处理的验收不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 理由:隐蔽工程是指为下道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工程项目,隐蔽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由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请设计人参加,检查意见应具体明确,检查手续应及时办理,不得后补。须复验的要办理复验手续,填写复验日期并由复验人做出结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正确答案】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以及改正: (1)错误做法: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 正确做法:台背填筑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优先选用砂砾类土,如砂砾、碎石、碎石土等,并有一定的级配。 (2)错误做法: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 正确做法:挂牌划线施工,每层填筑均照相并与检测资料一并保存。 (3)错误做法:分层松铺厚度30cm。 正确做法: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哪种病害?
 
【正确答案】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的病害是:构造裂缝、桥头跳车。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