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价值悖论是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第一卷第四章中提出的有关物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适得其反的现象,他认为:“水的用途最大,但几乎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钻石虽几乎无任何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也就是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如水)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如钻石),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
价值悖论用来说明交换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与稀缺的钻石相比,水资源相当丰裕,因此,人们对最后一单位水的相对购买愿望就很小,即水的边际效用很小,这就决定了水的交换价值(或价格)要远远低于边际效用很高的钻石。
价值悖论支持了微观经济学的范式转变,使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心从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分配领域。于是交换成为微观经济活动的焦点和主要环节,经济行为的目标从价值创造领域转向价值分配领域。经济活动追求静态均衡,经济资源的配置以帕累托效率为标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被抛弃,边际效用价值论被推向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