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水平三学习方向目标和水平目标相关要求,完成《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设计(仅需要对基本部分做出设计)。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场地器材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进行设计。
 
【正确答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90%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做出运球一次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②60%以上学生能够尝试运球多次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与模仿,在多次尝试中,能够做出规范的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团结协作精神的作用,在练习中增强自尊、自信。
   二、教学内容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投篮技术中一项基本技术,更是篮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通过该技术的学习,能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度、协调性和爆发力;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信、勇敢、果断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合作、竞争意识。由于其方法简单易学,实效性强,具有动作迅速、较强的节奏感、易与其他动作衔接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得分技术。因此,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连贯。
   教学难点:跨步拿球时机。
   四、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直观演示、要点提示、学练结合以及分层等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点及目的作用,同时简化技术难点,降低技术规范,变竞技运动中的篮球为游戏化、普及化、大众化、生活化的篮球,使学习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全体学生都有条件、更有能力参与这项运动。
   学法:采用自学模仿法、小组讨论学习法、分区、分层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等,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在充满趣味和自我展示的教学中尝试运用已有或现学的篮球技能,激发其学练情趣和求知欲望。
   五、基本部分
   1.找学生示范。
   2.教师示范。
   3.教师提出问题。
   4.教步伐——一大二小三腾空。
   (1)原地走三步,第三步双脚腾空且同时落地;
   (2)在身前放一块小垫子,加大第一步;
   (3)拿固定球上篮练习(组长在一旁单手托球,学生在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拿固定球练习;
   (4)助跑一步拿固定球练习;
   (5)运一次球上篮练习;运多次球上篮练习。
   5.教师再次示范讲解。
   6.教师拿出黑板(有三步上篮的绘图及动作要领)。
   7.黑板后挂有多张小纸片(篮球明星卡片、投篮的手形、投篮的出手角度及碰击篮板的高度……)。
   8.集体纠错。
   六、场地和器材
   2个篮球场、40只篮球。
   七、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3%左右。
   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