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手机等电子设备配件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85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①A产品3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20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1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该不可撤销合同系甲公司于2016年10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协议由甲公司于2017年3月5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0件,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甲公司于2017年3月5日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另外甲公司又于2017年4月6日销售A产品400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
    ②B配件2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96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2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2800件A产品。B配件201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③C配件1200套,每套成本为3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600万元。C配件是专门为组装D产品而购进的,1200套C配件可以组装成1200件D产品。C配件201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2.6万元。D产品201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万元。将C配件组装成D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8万元,预计销售每件D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4万元。D产品是甲公司2016年新开发的产品。
    2016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7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
    (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问答题     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A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2000×1.2-2000×0.15=2100(万元),成本=2000×1=2000(万元),故该部分不用计提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000×1.1-1000×0.15=950(万元),其成本=1000×1=1000(万元),故A产品应有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000-950=50(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前已有的跌价准备余额为45-30=15(万元),所以A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3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35 ②B配件:其生产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0×1.1-2800×0.15=2660(万元),A产品的成本=2800×(0.7+0.2)=2520(万元),A产品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即B配件生产的A产品没有跌价,所以B配件也应按照成本计价,不计提跌价准备。 ③C配件:D产品的成本1200×3+1200×0.8=4560(万元),可变现净值1200×4-1200×0.4=4320(万元),D产品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因此C配件应该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C配件的可变现净值=1200×4-1200×0.8-1200×0.4=3360(万元),C配件的成本为3600万元,所以C配件应有的跌价准备余额为3600-3360=240(万元)。因C配件的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所以当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0 贷:存货跌价准备——C配件 24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编制有关A产品2017年度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编制有关A产品2017年度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于2017年3月5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00件: 借:银行存款 2808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8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2000 甲公司于2017年4月6日销售A产品400件: 借:银行存款 561.6 贷:主营业务收入 4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1.6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贷:库存商品 4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主营业务成本(50×400/1000)2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上市公司201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82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20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014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80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3%,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分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要求:计算2014年度每股收益。
 
【正确答案】2014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48200÷20000=2.41(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80000×3%×(1-25%)=1800(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80000÷10=8000(万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1800÷8000=0.225(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每股收益=(48200+1800)÷(20000+8000)=1.79(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