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答案要点]目前,我们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应始终贯彻于教学过程中。
(1)应确立教师的主导性。
新时期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了,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好的道德修养以及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古人说:“要使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确,在当今不断变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已越来越快,教师应在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教学经验,使之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②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是教师进入高层次教学境界的重要标志。
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这样,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不断创新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⑤规范课堂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具有良好教学常规的班集体,对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最大效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这本身就确定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性。当然,教师对学生也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举一反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