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15年度与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从市场购入1000万股A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准备随时出售,每股成本为8元。甲公司对A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12月31日,A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 (2)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债券1000万元,甲公司计划持有至到期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4%,与实际年利率相同,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当年利息,该债券市场价格为1002万元。 (3)1月1日,购入C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500万份,成本500万元,每份认股权证可于两年后按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C公司增发的1股普通股。12月31日,该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为每份1.1元。 (4)7月1日,购入D公司当日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债券2000万元,甲公司不准备持有至到期但也不准备近期出售。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与实际年利率相同,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当年利息.该债券市场价格为2100万元。 (5)9月1日,取得E上市公司500万股股份,成本为2500万元,对E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该股份自2015年9月起限售期为3年。甲公司在取得该股份时未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股份于2015年12月31目的市场价格为2400万元,甲公司管理层判断,E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未发生持续严重下跌。 要求:
问答题 说明甲公司对取得的各项投资如何分类,计算确认初始成本,并编制取得时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初始成本为800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0 投资收益 5 贷:银行存款8005 ②对B公司的债权投资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理,初始成本为1000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③对C公司的认股权证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处理,初始成本为50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④对D公司的债权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处理,初始成本为200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⑤对E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处理,初始成本为250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500 贷:银行存款 250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说明甲公司取得的各项投资期末后续计量的方法,编制甲公司取得的各项投资于2015年12月31日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期末后续计量采用公 允价值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1000×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②对B公司的债权投资期末后续计量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借:应收利息 40(1000×4%) 贷:投资收益 40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③对C公司的认股权证期末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500×1.1-5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④对D公司的债权投资期末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借:应收利息 50(2000×5)%/2) 贷:投资收益 50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2100-20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⑤对E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期末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0(2500-24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说明甲公司取得的各项投资于2015年12月31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项目及其金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对A公司股权投资列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9000万元(1000×9)列示。 ②对B公司债权投资列示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按1000万元列示。 ③持有的C公司认股权证列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550万元(500×1.1)列示。 ④对D公司债权投资列示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2100万元列示。 ⑤对E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列示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2400万元列示。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