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C ,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 125m ,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
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2 个。
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危险源是普遍存在的,危险源在外界触发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易转化为隐患,隐患若不控制则发展成为事故。
在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进行该项目风险评估时,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进行评估。根据 LEC 法赋权标准(下表),该项作业可能性为相当可能发生,暴露频繁程度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事故造成的后果为严重伤残。则该项工作危险程度为 ( )。
取值标准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 分数值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 分数值 | 事故造成的后果(C) | 分数值 |
完全会被预料到 | 10 | 连续暴露 | 10 | 10人以上死亡 | 100 |
相当可能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6 | 数人死亡 | 40 |
可能,但不经常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3 | 1人死亡 | 15 |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 1 | 每月暴露一次 | 2 | 严重伤残 | 7 |
可以设想,很不可能 | 0.5 | 每年几次暴露 | 1 | 有伤残 | 3 |
极不可能 | 0.2 | 非常罕见地暴露 | 0.5 | 轻伤,需救护 | 1 |
实际上不可能 | 0.1 |
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性分值 | 危险程度 |
≥320 |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160~320 |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
≥70~160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20~70 |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
<20 |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法 ) 危险程度计算方法为 D=L×E×C ,根据题目可知, L=6 , E=6 , C=7 , D=6×6×7=252 ,所以危险程度为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车间内存在事故危险性并不代表就是重大危险源,故 A 、 B 选项错误。因一个厂房只能划分为一个重大危险源评价单元,故不论如何装,危险度都是一致的。
植物油浸出工艺单元中存在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
A 、 D 选项为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 E 选项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