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是中国政府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加倍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按照巴黎大会授权,稳步推进后续谈判,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达国家要履行承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材料2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问答题
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差异,即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该原理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所以处理问题时,既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同处,也要注意区别对待。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成员,这是二者的共性。所以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它们都应当承担其“共同”的责任。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能力等发面毕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它们所具体承担的责任的大小,应当与它们的能力相匹配,不能一概而论。
问答题
结合相关哲理论述气候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气候属于地理环境的组成内容。
气候等地理环境虽然不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但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对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优良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问答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运用相关哲理对该论断加以论述。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理,不能凭借主观臆断,而只能通过实践去检验,通过客观事实去昭示。实践结果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实现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是正确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体现了价值评价的主体性。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和估价。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主体的需要。由于利益不同,所以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进行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中国人民的判断比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判断要权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