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劳动的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 后为负斜率, 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如图1所示,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 是因为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率的函数, 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 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 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 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由于收入上升, 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如图1所示, 在C点以前, 工资率较低,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 他会增加劳动的时间, 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 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在C点以后, 工资率较高, 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 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 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左上方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