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实现责任分担 为“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保驾护航

尽管卫生部否认了将在2013年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传闻,但有关“先看病,后付费”的话题依旧成为两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先看病,后付费”,是生命为先的人道主义体现,是医者天职的人性回归,是医院公益性的昭示还原。显然,它是惠民之政,是国民之福。
但在经历了患者恶意欠款、医院经济压力增大、医保异地结算不畅等一系列矛盾后,我们也看到,“先看病,后什费”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它在便利病人就医结算的同时,也给政府、医院和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看病,后付费”不再交个人押金,但押的是参保基金,押的是个人诚信,押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这是一个倒逼机制,倒逼政府、医院、各行政机构再造流程,加快改革、提高效率,实现政府、公众、医院的责任分担和风险共济,为该模式的推广保驾护航。
抓住关键点,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之所以能够在济宁顺利推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个人就诊诚信系统。济宁市卫生局利用已建成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专门开发设计了个人就诊诚信系统模块,通过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堵塞恶意欠费、逃费的路径。卫生部门、医院应该和司法等部门积极合作,建设医疗信用系统,敦促就医者重视医疗信用,积极履行医疗合同,及时缴费。
把握着力点,统筹全国医疗保险。对比中外医保制度,英国等国家医保全部由国家支付。其他部分支付的国家,如美国会为老人和穷人提供健康保障,而加拿大老年人和穷人的药品费用则完全由公共基金负担,让最需要医保的人群有基本保障是其共同的原则。我国地方政府应加大医疗改革资金的统筹力度,增加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确保维持常态运营所必需的医保统筹层次。一方面保证即使遭遇“逃单”,医院也能保证基本不亏损:另一方面,也让医院不必再将希望寄托于对患者的道德信任,而转化为对于政府医保制度的信任。
找准支撑点,开设专项救助基金。在全民医保尚无法完全覆盖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组织医疗救助基金就更显得至关重要。这部分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直接的医疗事业投入,辅之为社会慈善性捐助,部分资金来源也可以是医院在救治患者时去利润化直补,以此完成基金的构建,从而为“先看病,后付费”政策托底。一方面,医院遭遇恶意欠费后,专项基金先行垫付,再由医保部门向患者追讨,减轻医院的资金压力和维权成本;同时,对于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者,由基金为其代付,保障医院和患者的权益不受损失。
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言,“医疗公益性不在于医院姓公还是娃民,而要看其是不是把医学宗旨当作医院的灵魂”。就医惠民善政,国家是筑基、开路、建业的主力军,医改攻坚之年,只有在环节上早日对接、在制度上早日落实,才能使彻底解决人民“看病贵,看病难”之梦想早日照进现实,使人民享实惠,使政府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