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一人带头闯红灯,所有人都会跟着走。对此国家出台了处罚措施,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市民在法不责众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无视交通法规过马路的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行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不仅是一种对自身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更是损害了他人的权益,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式过马路”作为中国居民长期养成的一种不良习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中的“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相关部门管理无力,更是国人法制意识、规则意识的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地认为法不责众。国民基本的公共道德素质以及法治意识的淡泊,只希望别人给自己提供方便,而不考虑自身行为的不良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路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比较薄弱,无论是设计规划还是后期部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合理之处,这种不合理为百姓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产生。
对于严重阻碍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现象,国家出台处罚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处罚带头闯红灯的行人,目的不在于处罚,不在于那几块钱,而是在于对市民的警告和督促,是想通过处罚的手段让市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质,认识到遵守交规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提高市民的自身素质,提高整体的法制意识、规则意识,从根本上减少“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对于这一规定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拥护,并严格要求自身,按照规定执行。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处罚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以罚代管更不是有效执政的管理手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问题,还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地进行道路规划设计,完善基本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为居民出行提供一个方便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要完善关于道路交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对居民的行为进行一个法律约束,使得交通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除了法律的约束,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居民的道德教化,使得法制意识、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提高居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中国式过马路”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其次,行人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无视红绿灯,只会给自己增加风险。文明过马路,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小手拉大手,大人做给孩子们看;要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多一些在“小事”上“较真”的精神。
最后,安全文明过马路,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对司机来说,驾车行驶在路上,自然处于一种强势地位,毫无疑问地该对行人多一些避让,相互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交通环境。唯有多一些规则意识,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道路才会更畅通,更安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每个人都应当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