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坎儿井古称“井渠”,是干旱地区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地区,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1100多道,年径流量达2.94亿立方米,是绿洲的生命之源。坎儿井根据吐鲁番盆地地理条件及水量蒸发特点,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它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个部分组成。每条坎儿井的长短各不相同,长的可达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它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庄子村,全长3.5公里,至今己使用了470多年了。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与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吐鲁番盆地:I匕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克拉乌成山,每当夏季来临,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当水流出山口后,很快渗入戈壁地下变为潜流。积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层加厚,水储量大,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吐鲁番大漠底下深处,沙砾石由粘土或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吐鲁番干旱酷热,水分蒸发量大,风季时尘沙漫天,往往风过沙停,水渠常被黄沙淹没;而坎儿井是由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水分蒸发量小,流量稳定。所以,坎儿井非常适合吐鲁番的自然条件。
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汉通西域后,“井渠法”流传至西域,后经当地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可以说,坎儿井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老井有百岁高龄。如今,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库等现代化引水手段,但是坎儿井仍然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单选题 关于“吐尔坎儿孜”,下列哪项正确?
  • A.年径流量最大
  • B.现在已经废弃不用
  • C.长度大约为100米
  • D.是历史最长的坎儿井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 吐鲁番为什么大量修建坎儿井?
  • A.当地气候干旱
  • B.当地土质疏松
  • C.政府大力支持
  • D.地面河流较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选题 关于“坎儿井”,可以知道:
  • A.在清代趋于完善
  • B.冬季水流量较小
  • C.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 D.有3000多年的历史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上文的标题?
  • A.神奇的吐鲁番
  • B.绿洲的生命之源
  • C.“坎儿井”的明天
  • D.冬天里的“坎儿井”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