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A注册会计师是S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项目经理,在编制审计计划前,需对S公司提供的未审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进行审核。假定S公司2006年度无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也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在不考虑披露格式、内容的完整性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针对S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以下内容,请代为进行审核,并分别判断其在数字的逻辑关系、披露字节反映的分类或会计处理等方面是否正确。

判断题 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其他应收款的账龄结构如下: ( )
账 龄
2006年12月31日
2005年12月31日
金额(元)
比例(%)
金额(元)
比例(%)
1年以内
9 658 252.81
65.58
8 805 969.27
65.37
1—2年
2 548 613.02
17.31
3 027 082.47
22.46
2—3年
1 437 597.69
9.76
678 968.42
5.04
3—4年
942 223.05
6.40
789 630.42
5.86
4—5年
139 884.83
0.95
153 086.20
1.14
5年以上
16 906.00
0.13
合 计
14 726 571.40
100
13 471 642.78
10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如果2006年度有其他应收款的增加情况,只会影响1年以内账龄的余额,所以
2006年末的余额无论为多少都是合理的,即2006年末的9 658 252.81元余额是合理的。由于2005年12月31日的账龄在1年以内其他应收款到2006年12月31日就成了1—2年的其他应收款,目前不存在合并会计报表和重大重组行为,也就是说,超过1年以上的各账龄的其他应收款在2006年只会因为归还而减少,不会有超过1年以上各账龄的(合并的)其他应收款的增加,但账龄在增加了一年。所以 2005年末的账龄在1年以内余额8 805 969.27元减少到2006年末账龄在1—2年的余额2 548 613.02元是合理的,依此类推,2005年末的账龄在1—2年以内余额3 027 082.47元减少到2006年末账龄在2—3年的余额1 437 597.69元也是合理的;但2005年末的账龄在2—3年以内余额678 968.42元增加到2006年末账龄在3—4年的余额942 223.05元就不合理了。所以该其他应收款的披露存在问题。
判断题 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长期股权投资明细如下: ( )
2006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
股权投资期限
初始金额(元)
比例
账面价值(元)
A公司
1997年8月—2007年7月
15 1300 000.00
15%
15 000 1300.00
B公司

2002年10月—2012年9月

30 000 000.00
30%
26 287 375.39
C公司
永久
30 000 000.00
40%
56 478 987.25
D公司
1998年9月—2028年8月
100 000 000.00
35%
157 267 089.78
合计
175 000 000.00
255 033 452.4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判断题 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应交税金明细如下: ( )
项 目
2002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元)
200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元)
税 率
增值税
—7 499 678.52
—5 956 448.19
17%
城市维护建设税
235 778.14
23 770.89
7%
企业所得税
—10 532 776.27
—8 778 362.54
33%
合 计
—17 796 676.65
—14 711 039.8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增值税在2006年底表现为借方余额,且比2005年底增加,表明进项税额增加,属正常变化;城市维护建设税无异常变动,也较合理;年末所得税为借方余额且增加,表明2006年预缴所得税要比应缴的多,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