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试述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共性:
①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以共同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
②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
③教育法律与教育道德具有共同作用,它们都是对社会关系起规范作用,并对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形成起阻碍或促进作用。
(2)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区别:
①两者内容的确定性及其产生过程不同。教育法规大都由较为明确、具体的教育行为规则所构成,而教育道德的行为规则较为抽象。
②两者调整对象的范围有所不同。法律规范着重要求的是人们外部行为的协调、合理、合法,着眼于人们的行为及其后果,不离开人们的行为去过问动机、目的。而道德规范对人的要求却不仅仅是行为,甚至主要不是行为,而是行为动机本身是否善良、高尚等。
③两者调整方式和要承担的责任不同。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使其行为得以改正,并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采取一定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补救措施。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主要受良心、社会舆论的谴责。
④两者作用的性质及其实现的制约机制不同。从性质上看,教育法规的约束比较肯定,在违法与不违法之间界限一般比较明确,这种约束具有强制性质;而教育道德的约束具有导向性质,其约束主要体现为教育人员的自我要求,即通过教育人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从实现机制上看,教育法规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教育道德作月的实现主要是靠主体内在的道德价值判断来支配的,即主要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力量。
(3)教育法规和教育道德相互联系存在:
①两者相互交叉并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即有些教育行为既要采用教育法律规范来调整,也要采用教育道德规范来调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来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可能需要采用法律规范来加以调整,而原来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法律则可能不再过问,而采用道德规范加以调整。
②两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道德价值判断对制定教育法律规范起指导作用,法律是道德价值判断实现的保证。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道德规范在调整教育关系、规范有关教育行为过程中有互补作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