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题 西北某地溪水江自北向南流,左岸自上游往下有A、B两条支流汇入,汇口间距144km。A河全长83km,流域面积为1581k㎡,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42.7m³/s。清溪县位于A河右岸,距河口42~44km,县城临河展布,以A河支流作为供水水源,目前供水保证率低。县城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入A河。B河自东向西穿过临江市区,河流全长32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6.3m³/s,为临江市主要排污受纳水体。临江市目前以城区北侧的红旗水库作为供水水源。随着城市发展,现有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为提高清溪县供水保证率和满足临江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临江市拟在距河口61km处新建R水库工程以及清溪县取水工程和临江市调水工程。清溪县取水工程在R水库坝下10km处右岸取水,经6.8km取水管道引入县自来水厂;临江市调水工程在R水库坝上100m处左岸取水,经20km输水隧洞向红旗水库补水。R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8.79m³/s,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38.0m,死水位为231.0m,水库长9.3km,总库容9437×104,具有年调节能力。

R水库由大坝枢纽、泄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组成。大坝最大坝高为96m,泄水建筑物包括1条溢洪道、1条放空洞和1根生态流量泄放管。发电厂房位于坝下,根据下游综合需水量进行发电,当发电机组无法下泄水量时,R水库通过生态流量泄放管下泄生态流量。R水库调度方式是6月至11月为蓄水期,在满足防洪需求的情况下蓄水,下泄流量小于等于天然来流量;12月至翌年5月为供水期,下泄流量大于天然来流量。A河上游受地形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中下游河段具有典型干热河谷特征,河谷区植被以灌草丛为主。调水工程输水隧洞穿越山区,在隧洞中段设1条施工支洞,隧洞及支洞口附近分别设有弃渣场、施工场地与临时道路,山区植被以云南松林、杞木林、杜鹃灌丛等为主,野生动植物较丰富。A河现状水质为II~II类,鱼类资源较丰富,距河口约10km河段分布有1处鱼类产卵场。B河为II类水环境功能类别,受临江市排污影响,市区以下河段现状水质仅为IV~V类。

问答题 给出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正确答案】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A河:大坝上游9.3km处(或R水库库区)至汇入溪水江河口。(2)20km输水隧洞。(3)红旗水库。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为计算A河生态需水量,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计算A河生态需水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坝下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如坝下10km处县自来水厂取水口取水量)。(2)维持水生生态稳定所需水量,特别是保证鱼类生存繁殖(如鱼类产卵场)所需水量。(3)维持河道水质(II~III类)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4)河道水面蒸发需水量。(5)河道外河岸植被需水量。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从退水环境影响角度,分析临江市增加供水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对策。
【正确答案】(1)从退水环境影响角度,临江市增加供水的环境制约因素有:①清溪县城生活污水排入A河,雨水可能流入A河,影响R水库向红旗水库调水量;②A河两岸如有农田,应考虑农业退水面源入河污染,影响R水库向红旗水库调水量;③B河为临江市主要排污受纳水体,市区以下河段现状水质仅为IV~V类,不适宜作为临江市增加供水的水源。(2)相应的解决对策:①清溪县实施雨污分流,雨水、污水禁止排入A河,雨水综合利用,县城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作为中水综合利用;②A河两岸如有农田,要加强A河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管理,防治农业退水面源污染入河;③切断B河污染源,对B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开展输水隧洞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需关注哪些主要生态影响?
【正确答案】开展输水隧洞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需关注的主要生态影响有:(1)隧洞施工改变地下水流场,影响洞顶云南松林、杞木林、杜鹃灌丛等植被。(2)弃渣场、施工场地与临时道路占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3)施工扬尘影响周边植被生长。(4)施工噪声、灯光影响周边野生动物。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