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甲、乙公司20×7年发生的部分交易事项如下:

(1)20×7年4月1日,甲公司对9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50万份甲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认股权证持有人每持有1份认股权证有权在20×8年2月1日按每股25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股票。该认股权证不附加其他行权条件,无论行权日相关人员是否在职均不影响其享有的权利,行权前的转让也不受限制。授予日,甲公司股票每股市价26.25元,每份认股权证的公允价值为5元。甲公司股票20×7年平均市价为27元,自20×7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平均市价为30元。

(2)为增强营运能力,甲公司决定新建一艘大型船舶,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甲公司于2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次年1月1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票面年利率为6%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万元,款项于发行当日收存银行并专户存储。债券发行2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按债券面值转股,假设转股时应付利息已全部支付),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20×7年1月1日二级市场上与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P/F,9%,5)=0.6499;(P/A,9%,5)=3.8897]

(3)乙造船企业承接了甲公司该船舶制造项目,与甲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为5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乙企业合同履约进度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工程已于20×7年2月1日开工,预计20×9年9月完工。最初预计的工程总成本为4000万元,至20×8年年底,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工程总成本上升至5200万元。乙企业于20×9年7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建造合同,工程质量优良,甲公司同意支付奖励款100万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乙企业建造该工程的其他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说明甲公司20×7年应进行的会计处理,计算20×7年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会计处理:已授予高管人员的认股权证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由于相关权利不附加其他行权条件,没有等待期,应根据授予的认股权证在授予目的公允价值确认当期员工的服务成本。 当期应确认的费用=9×50×5=225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2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25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2)、资料(3)、资料(5),计算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与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编制甲公司20×7年与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考虑闲置资金进行暂时性投资的处理)

【正确答案】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000×6%×(P/A,9%,5)+5000×(P/F,9%,5)=4416.41(万元);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5000-4416.41=583.59(万元)。 20×7年年初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5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83.59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000 其他权益工具 583.59 20×7年年末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4416.41×9%×11/12)364.35 财务费用 33.13 贷:应付利息 3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97.48 借:应收利息 25 贷:在建工程 25 借:银行存款 25 贷:应收利息 25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2)、资料(3)、资料(4),计算甲公司新建投资项目20×7年度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根据资料(4)编制与新建项目闲置资金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收益=250×8.35+150×9.15-3380-12-6=62(万元);20×7年度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4416.41×9%×11/12—62-25=277.35(万元)。 甲公司股票投资的分录如下: 20×7年2月9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360 投资收益 20 贷:银行存款 3380 20×7年5月28日: 借;银行存款 (250×8.35-12)2075.5 投资收益 24.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3360×250/400)2100 20×7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9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3360×150/400-7.1×150)195 20×7年8月28日 借:银行存款 (150×9.15-6)1366.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3360-2100-195)106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95 投资收益 106.5 借:投资收益 (-20-24.5+106.5)62 贷:在建工程 62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净损益,原计入投资收益,现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析判断建造合同业务中,影响乙企业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的因素有哪些,并计算20×7年和20×8年利润表中“营业利涧”项目的金额(假设乙企业除此业务外当期未发生其他业务)。

【正确答案】

影响乙企业“营业利润”项目的因素有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及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 20×7年的履约进度=1000÷4000×100%=25%。 20×7年确认的合同收入=5000×25%=1250(万元)。 20×7年确认的合同费用=4000×25%=1000(万元)。 20×7年确认的合同毛利=1250-1000=250(万元)。 20×7年“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1250-1000=250(万元)。 20×8年的履约进度=3640÷5200×100%=70%。 20×8年确认的合同收入=5000×70%-1250=2250(万元)。 20×8年确认的合同费用=5200×70%-1000=2640(万元)。 20×8年确认的合同毛利=2250-2640=-390(万元)。 20×8年确认的合同预计损失=(5200-5000)×(1-70%)=60(万元)。 20×8年“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2250-2640-60=-45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1)至资料(6),确定甲公司20×7年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并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中应该列报的本年度和上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应当考虑甲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以及可转换公司债券。 理由:假设认股权证于发行日即转为普通股所计算的股票数量增加额=9×50-(9×50×25)÷30=75(万股),其增量股每股收益为0,具有稀释性,考虑认股权证后的稀释每股收益=12500/(5000+75×9/12)=2.47(元);假设可转换债券于发行日即转为普通股,20×7年净利润增加额=33.13(万元),20×7年股票数量增加额=5000/10=500(万股),增量股每股收益=33.13÷500=0.07(元),具有稀释性,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后的稀释每股收益=(12500+33.13)÷(5000+500+75×9/12)=2.26(元)。 20×7年度: 基本每股收益=12500÷5000=2.50(元)。 稀释每股收益=2.26(元)。 20×6年度: 基本每股收益=10000÷5000=2.00(元)。 稀释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相同,为2.00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