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
【正确答案】(1)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收入和消费关系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并不吻合,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受到了动摇和抨击。 (2)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他在指出凯恩斯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提出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而非现期绝对收入水平,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利认为: ①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也就是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②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3)对比两者可以发现,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没有短期和长期的消费区别,而相对消费理论存在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认为短期消费函数是有正截距的曲线,而其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