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必须革除的机制性弊病”,请参考给定资料,结合你的体会,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思想深刻;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800~10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斩“以药补医”魔手 还“白衣天使”本色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财力不足、对公立医院补助有限的情况下,制定了“以药补医”政策。这一政策曾为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加上监管制度缺陷和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以药补医”机制已成为医疗体系的顽疾。医院发展严重依赖药品收入,逐利成风,医疗行为不断扭曲;医生为了高额提成,不顾医德,“疯狂”开药。长此以往,不仅导致“看病贵、看病难”困局难解,亦使医患关系恶化。
古语有云:“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对于医生而言,首要便是明理辨证,最后才是科学用药。现在,医生的精力倾注于“开药提成”,“白衣天使”沦落为患者心中“卖药小贩”。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是医改的最终目的。而实现“回归本色”的根本,就是斩断“以药补医”这只“魔手”。
斩“以药补医”魔手,需保障财政补贴。当前,公立医院之所以严重依赖药品加成,归根结底,还是资金不足。资金收入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软肋”。要想彻底破除“以药补医”,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首先就需要保障医院的财政补贴,免去医院的后顾之忧。除了政府补贴,还可以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一些社会资本,让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拓展资金运营渠道。
斩“以药补医”魔手,需保医生阳光收入。医生本是一份光荣体面的职业,是公认的“白衣天使”,而国内各地却不断上演残忍的医患冲突。患者哭诉医生不尽责,医德缺失;医生抱怨患者人山人海,压力大,收入低,甚至弃医从商。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也需要为其撑起一把拥有体面、阳光收入的伞。例如,可推行医院院长、医师、技师年薪制,把考核与创收脱钩,彻底切断药品回扣利益链条。如此,才能留住人才,还“白衣天使”本色。
斩“以药补医”魔手,还需“以医补医”。“以药补医”滋生医院腐败,而“以医补医”则是医院合理的补偿方式。它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价值,也是世界各国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医补医”,以服务费来补贴医院运行成本,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医药管理部门可阳光制定服务费内容,平衡医疗收入,减少医院腐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只有以破除以药补医为抓手,推行医药分开,进一步理顺医药价格,才能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才能走出“看病难、看病贵”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