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从材料“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纷纷在战后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指导思想。这一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这个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物价下跌,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但是在1973年,根据材料数据“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可以从中比较二者的不同。根本原因可以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角度进行分析。凯恩斯主义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的可以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弊端进行分析。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当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所以无论怎样干预都没法解决问题。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
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
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在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滞涨的局面的时候,已经无法进行解决。从这可以看出,经济理论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进行不断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