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大底盘双塔结构,地上37层,地下2层,如下图(Z)所示。大底盘5层均为商场(乙类建筑),高度23.5m,塔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在5层顶板处,塔楼之间为长度36m(4跨)的框架结构。6至37层为住宅(丙类建筑),层高3.0m,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Ⅲ类建筑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分析表明地下一层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24. 针对上述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有下列4组,如下表4A~D所示。试问,下列何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______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A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B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C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D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考点] 1.题是根据实际工程设计改编的,命题思路是尝试让题目尽量接近工程设计实际情况,避免仅仅依靠熟悉规范、多做题目就能通过注册考试的情况。
2.大底盘多塔商住综合楼是高层钢筋混凝土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项目,塔楼多采用剪力墙,底部根据功能需要,部分剪力墙不落地,形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且多为高位转换。大底盘商场由于大空间需要,采用框架结构,高烈度设防区有时也会适当增加一些剪力墙,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该类结构设计时重点注意以下几个内容:抗震等级确定;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调整;高位转换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影响;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结构分析建模等。本题对这几项内容进行逐一考查。
3.大型综合类项目,抗震设防类别判定非常重要,本题底盘商场、塔楼住宅的抗震设防类别,题目作为已知条件给出,只是为了降低题目难度,实际设计工作及注册考试中都应该重点掌握。
4.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区分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的调整;
2)地下室剪力墙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判定;
3)乙类建筑剪力墙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调整;
4)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判定;
5)一般楼层(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的抗震等级判定。
大底盘按乙类建筑设防
根据《高规》10.2.2条,7层及以下为底部加强部位
1~5层,根据《高规》3.9.1-1条,10.2.6条,表3.9.3
剪力墙抗震措施等级:特一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特一级
7层,按丙类建筑设防
根据《高规》3.9.1-2条,10.2.6条,表3.9.3
剪力墙抗震措施等级:一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一级
20层为非底部加强部位,按丙类建筑设防
剪力墙抗震措施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三级
根据《高规》3.9.5条
地下一层抗震等级同地上一层
地下二层不计算地震作用,抗震构造措施比地下一层降低一级。
答案选B。
1.题目要求确定剪力墙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是结构抗震设计的最基本内容,确定结构构件抗震等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类型;房屋高度等。还应重点掌握影响抗震等级修正的其他因素:Ⅰ、Ⅲ、Ⅳ类场地调整;乙类建筑调整;因构件重要、受力复杂需加强引起的调整等。本题的“Ⅲ类建筑场地”条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提高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确定抗震等级时,宜自上而下、先易后难,对地下室更应如此。
2.20层剪力墙为非底部加强部位,抗震等级可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3.9.3直接查出,不需要修正。
3.7层剪力墙位于结构底部,首先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2条判断属于底部加强部位。由于转换层设在5层顶板处,属于高位转换存在调整抗震等级的因素。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6条,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由查表3.9.3得出的二级调整为一级(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提高,主要是针对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的提高,考虑到高位转换构件的重要性及其工程的复杂性和高位转换构件数量有限,其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也宜同时提高)。本题考虑大底盘多塔、部分框支剪力墙两重复杂结构且存在高位转换、下部大底盘按乙类建筑设防等因素,抗震措施等级也提高一级。
4.商场为乙类建筑,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1条,应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6度)提高一度(7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提醒注意的是:抗震类别对抗震等级的提高,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都应提高。
5.1~5层剪力墙属于底部加强部位,需要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6条调整,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此处提高与抗震类别对抗震等级的提高不同,主要是针对抗震构造措施等级的提高,1~5层剪力墙抗震构造措施等级提高后应定为特一级。抗震措施等级提高至特一级,与第3款7层剪力墙原因相同。
6.大底盘商场抗震等级确定是高层命题重点,也是实际工程设计时的难点、重点。正确判断抗震等级的关键是抗震类别判定是否准确,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遇到大面积多层商场,一定要引起重视,对没有直接给出面积的商场,更要重视,复核其面积是否达到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界限,具体详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6.0.5条。本题1至5层商场完全符合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条件,判定为乙类建筑,住宅塔楼不提高,按丙类建筑设计。
7.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抗震等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5条判断,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同上部结构,对地下二层及其以下楼层,只有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且要求“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比地下一层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因此,地下二层剪力墙的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比地下一层低一级,不计算地震作用。注意当地下一层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抗震等级的判定则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