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人均产出。
(2)不发达国家要提高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储蓄率能不能持续地提高增长率?
(3)内生增长模型如何分析储蓄率的?与索罗模型有何区别?
无(1)在任何时刻,经济拥有一定量的资本K、劳动L与知识A,并且这些因素被结合起来生产产品。生产函数采取如下形式:Y(t)=F[K(t))[dr2],A(t)L(t)]。其中,t表示时间,AL为有效劳动,假设生产函数关于两个自变量,即资本与有效劳动,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可得:F[K/(AL),1]=F(K,AL)/(AL)。这里,K/(AL)是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量,并且F(K,AL)/(AL)=Y/(AL)——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定义k=K/(AL),y=Y/(AL),以及f(k)=F(k,1)。因此有y=f(k),f(k)即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
说明:由于本题缺少具体数据,故本题只给出了解题思路,未代入具体数据运算。
(2)根据Solow模型,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率为:
从上表可见,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g正相关,且我们知道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与储蓄率正相关,所以不发达国家想要提高产出水平可以通过提高储蓄率和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来推动产出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改善制度环境也很重要。
储蓄率的提高会暂时性地加快经济增长,但是当经济在新的储蓄水平上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时,经济的资本存量不再改变,经济不会保持长期增长。一个经济中的高储蓄率意味着该经济拥有大量的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但并不能永远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趋向收敛于稳定状态下的均衡经济增长率。人均产出的长期增长率只由技术进步率决定。如图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