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机械厂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H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根据厂区的情况,布设了一附和导线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如下图所示:

问答题

附和导线有哪几个检核条件?

【正确答案】

附和导线检核条件包括: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

【正确答案】

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见下表。

点号 观测角(左角)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方位角 距离(m) 坐标增量(m) 改正后坐标增量(m) 坐标(m)
Δx Δy Δx Δy x y
B 237°59′30″
A 99°01′00″ +6″ 99°01′05″ 2507.693 1215.632
157°00′36″ 225.853 +45-207.914 -46+88.212 -207 869 +88.166
1 167°45′36″ +6″ 167°45′42″ 2299.824 1303.798
144°46′18″ 139.032 +28-113.570 -28+80.199 -113.542 +80.171
2 123°11′24″ +6″ 123°11′30″ 2186.282 1383.969
87°57′48″ 172.571 +35+6.133 -35+172.462 +6.168 +172.427
3 189°20′36″ +6″ 189°20′42″ 2192.450 1556.396
97°18′30″ 100.074 +20-12.730 -20+99.261 12.710 +99.241
4 179°59′18″ +6″ 179°59′24″ 2179.740 1655.637
97°17′54″ 102.485 +20-13.019 -21+101.655 -12.999 +101 634
C 129°27′24″ +6″ 129°27′30″ 2156.741 1757.271
46°45′24″
D
888°45′18″ +36″ 888°45′54″ 740.015 -341.100 +541.789 -340.952 +541.639
辅助计算

【答案解析】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的是附和导线检核条件。附和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点,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导线测量。附和导线平差的一般步骤: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坐标增量闭合羞的计算与调整;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故附和导线检核条件包括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的是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计算见此问答案中图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