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利来公司预计添加一条生产线,使用寿命是10年,由于对相关税法规定不太了解,于是设计两个方案以供讨论。
    方案一:自行购置,预计购置成本是2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是15年,法定残值率是购置成本的10%,依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该资产10年后的变现价值是70万元。
    方案二:以租赁方式取得,租赁公司要求每年年末支付租赁费26万元,租期是10年,租赁期内不能撤租,租赁期满设备所有权不转让。
    利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税前借款(有担保)利率为8%。
    已知:(P/A,8%,10)=6.7101,(P/A,6%,10)=7.3601,(P/F,6%,10)=0.5584。
问答题     根据税法规定,判别租赁的税务性质。
 
【正确答案】根据题意可知,该项租赁在期满时资产所有权不转让;租赁期和税法规定资产使用年限比率=10÷15=66.67%,低于税法规定的75%;租赁最低付款额的现值=26×(P/A,8%,10)=174.46万元,低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的90%(200×90%=180万元)。因此,该租赁合同在税务上属于经营租赁,租赁费可以税前扣除。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利来公司购置方案折旧抵税现值。
 
【正确答案】购置方案的每年折旧=200×(1-10%)÷15=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12×25%=3(万元)。 折现率=8%×(1-25%)=6%。 折旧抵税现值=3×(P/A,6%,10)=22.08(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利来公司购置方案10年后该资产变现的相关现金净流入量现值。
 
【正确答案】10年后生产线的变现收入为70万元。 变现时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2×10=80(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80-70)×25%=2.5(万元)。 相关现金净流入量=70+2.5=72.5(万元)。 现值=72.5×(P/F,6%,10)=72.5×0.5584=40.48(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用差量现金流量法计算租赁方案相对于自购方案的净现值,为利来公司作出正确的选择。
 
【正确答案】每年的租赁费抵税=26×25%=6.5(万元)。 折现率=8%×(1-25%)=6%。 租赁费抵税现值=6.5×(P/A,6%,10)=47.84(万元)。 租赁费现值=26×(P/A,6%,10)=191.36(万元)。 租赁方案相对于自购方案的净现值=200-22.08-191.36+47.84-40.48=-6.08(万元)。 由于租赁方案相对于自购方案的净现值小于0,因此,A公司应该选择方案一。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利来公司可以接受的最高税前租金。
 
【正确答案】假设利来公司可以接受的最高税前租金为M万元,则: 200-22.08-M×(1-25%)×(P/A,6%,10)-40.48=0。 177.92-M×(1-25%)×7.3601-40.48=0 解得:M=24.9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公司拟投产一新产品,需要购置一套专用设备,预计价款900000元,需增加营运资本投资145822元。公司的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相同,设备按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率为零。该新产品预计销售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件,每年固定付现成本500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0%。
    要求:计算净现值为零的销售量水平(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1)净现值为零,即预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应等于原始投资流出的现值:原始投资流出的现值为1045822元(900000+145822)。 (2)未来收回的营运资本投资的现值=145822×(P/F,10%,5)=145822×0.6209=90541(元) (3)由于预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收回的营运资本投资的现值,所以,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现值=预期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总现值-未来收回的营运资本投资的现值=1045822-90541=955281(元)。 (4)由于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现值=每年营业现金流量×(P/A,10%,5),所以,每年营业现金流量=955281÷(P/A,10%,5)=955281÷3.7908=252000(元)。 (5)由于每年经营阶段的现金流量=每年税后利润+每年折旧,所以,每年税后利润=每年经营阶段的现金流量-每年折旧=252000-(900000/5)=252000-180000=72000(元)。 (6)每年税前利润=每年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72000/(1-25%)=96000(元) 销售量=(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0000+180000+96000)÷(20-12)=97000(件) [提示] 现在我们来谈一下解答本题的思路: (1)净现值为零,很容易联想到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现金流出量的现值是已知条件,这样,现金流入量现值也就成为已知条件了。有了现金流入量现值很容易就得到了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指标。 (2)本题要计算销售量,题中很多已知条件如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付现成本等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要用每年的息税前利润数据来计算销售量。 (3)题中给出了设备的折旧额,我们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把现金流量数据转化为税后经营净利润、息税前利润等数据。 (4)在计算销售量时,由于我们已经求出了每年的税前利润,我们可以通过目标利润和固定成本来求销售量,此时,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固定成本不仅包括固定付现成本,还包括固定非付现成本,即每年的折旧额。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