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试述邓宁教授归纳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动机。

【正确答案】

(1)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理论基础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论,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理论。邓宁指出,他的折衷理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①它吸收了过去20年中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特长。
②它和直接投资的所有形式有关。
③它能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移。
邓宁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判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按照邓宁的提法,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
①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一些企业拥有或可以得到的那些外国企业不能获得的优势,如产品、技术、规模经济、市场等等。
②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为了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而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③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由于存在着贸易壁垒、政府政策和相对资源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市场规模及其发展的差异等,把其生产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外进行,往往比在国内更为有利可图。
(2)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邓宁认为企业要想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拥有上面三种优势。如果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优势而无区位优势,那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投资场所,因此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运用,生产后出口。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优势难以在内部使用,只能转让给外国企业。邓宁认为。尽管上述这些优势的内容和性质因国别、行业或企业的特点而互不相同,但仍可用它们来解释和判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邓宁据此列出了一个表,以说明上述三个条件与经营方式选择的关系。
(3)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动机包含四种类型
①资源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是指以寻求国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为主的国际化经营活动。由于母国某种资源稀缺或在国内资源价格较高,往往通过对外投资方式获取,同时通过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配置。
②市场寻求型
市场寻求型动机是指在已有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和开拓新市场。当前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纷纷采用非贸易壁垒的手段来限制进口。在此形势下,企业倾向于采取对外投资,绕过壁垒。
③效率寻求型
效率寻求型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和资产重组的形式进行整合后,形成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个企业并购后的产出比原来两个企业之和还要大,即1+1>2效应,包括管理资源和营销网络的利用,避免重复生产研发或其他活动以及财务协同。
④战略资产寻求型
战略资产是指难以模仿的、稀缺的、供专用的专业资源与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品牌、销售渠道,市场知识等。战略资产寻求是指企业发现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通过从外部寻求战略资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