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篇以“Shapes”为主题的教学过程。请用中文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中五大方面的目标?请简要分析。
    2.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会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至少列出三点)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教师先跟大家问好。
    Step 2 Presentation
    教师取出一张照片问:What shape is it? What shape is my photo? It's rectangle.教师领读、板书、演示拼写,并以同样的方式教学square, circle。
    Step 3 Practice
    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a ball, a book and a window,让学生两人对话,操练上述词汇(操练时间:大约两分钟)。操练结束后,教师用幻灯片呈现了课文,用下划线标出生词,让学生做听力理解,任务是正误判断(T/F)。
    然后教师领读:Fly a kite. Do you like a kite? What shape is the kite?学生根据实际形状回答:It's rectangle, square, circle, etc.
    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相关形状;最后,开展了一个叫作Magic Eye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图形回答:
    How many squares/circles/rectangles in the picture?
 
【正确答案】1.该教师没有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中五大方面的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关于“形状”的词汇教学还是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形状”词汇的练习都不够充分,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都没有落实。导入部分的自我介绍与本节内容无关,没有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形状”以及在幻灯片呈现的图片中数“形状”这两个活动都没有体现“用英语做事情”的原则。
   (2)在案例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师生、生生的互动方式比较单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学习活动也没有体现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教学。
   2.我会做出以下改进:
   ①导入时用多媒体呈现我国奥运健儿在领奖台上唱着国歌、双目凝视“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视频,然后从学生熟悉的“star”开始,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形状,说得越多越好。尽可能用英语表述,也允许学生用汉语,用英语表述的学生将得到更高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导入新课,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
   ②活动中,借助中国、美国、英国等多国的国旗的图片呈现并学习有关“形状”的词汇,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材料,容易使学生把抽象的英语单词与具体的实物直接进行联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便于他们理解词义,使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准确。
   ③在词汇学习中,适当联系angle, rectangle, triangle,用类比法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④在练习阶段,让学生通过“pair work”,说出教室里可以见到的形状,包括学生的书本、文具等,要求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在练习有关“形状”词汇、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