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6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论语·述而》)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正确答案】 择善而从
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难以做出抉择的事,这时候朋友们会热心地给你出谋划策,如果出现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不听,这需要我们叩开心灵的大门,择善而从。但是有固执己见的人选择闭目塞听,最终追海莫及乃至抱憾终生。
项羽之死
翻滚奔腾的乌江水已经变成了血色,阴霾的天空中盘旋着一只雄鹰,它嘶喊着,拍打着翅膀,无奈这劲风强悍,迎风而上却只能徒劳而落。
随风而扬的是凄凄的歌声,这是四十万楚兵的死亡之歌,其声何等悲烈、痛彻心扉?我想:霸王再也听不到了。
鸿门错失良机,亚父范增的良言未被项羽采纳,是因为项羽念故情而生妇人之仁吗?不,是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刘邦不过是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放虎归山,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马谡之死
神算子孔明的挚友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此人作战骁勇,但我行我素,骄傲自大。
领将军令的一刹那,孔明有些迟疑,但面对挚友的豪言壮语,他又消除了疑虑。
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满山上,但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仍劝其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士兵信服,但唯有马谡沉默不语。带有几分侥幸的心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料敌军轻易就打败了他。
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其偏信自己,认为自己的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狂妄自大,骄傲自满,终被斩于军中。
桓公之死
蔡桓公乃春秋齐国君王,可惜因讳疾忌医而亡,倘若他听取了扁鹊的建议也不至于病入骨髓,不治而亡。
是因为他不怕死吗?不,是因其闭目塞听而无法耐心听取别人的肺腑之言,一味地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贻误了医治时机。
讳疾忌医,等待他的只有不治而亡命。
这三则故事都是由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固执地相信自己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令人甚觉惋惜。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在关键时刻有选择地放弃和不放弃。放弃该放弃的是明智,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愚蠢,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择善而从,你才能沿着前人的正确道路,走得更远;择善而从,你才能在不断地鉴别和汲取中果断前行;择善而从,你才能登上理想之巅,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壮美……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