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与销售业务的上市公司,2018年末有关资产负债表(简表)项目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亿元):
资产负债表(简表)
资产 2018年末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2018年末
现金 2 应付账款 10
应收账款 8 长期借款(利息费用2亿元) 40
存货 10 股本(3亿股) 30
非流动资产 80 留存收益 20
合计 100 合计 100
    甲公司营销部门预测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增长,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在2018年5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30%,财务部门根据分析认为,2019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能够保持在10%的水平,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增长必须新增一条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计划投资5个亿,增资后公司息税前利润可以达到7亿元,流动资产、应付账款将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针对新增外部融资额公司经理层拟定了两个筹资方案:A方案为按面值发行债券筹资,每年年末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利率为6%;B方案为发行普通股股票1亿股,每股发行价格5.4元。
    公司经理层将上述2019年度有关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和筹资规划提交董事会审议,根据董事会要求,为树立广大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公司应当向股东提供持续的投资回报,每年现金股利支付率应当维持在当年净利润60%的水平,为了控制财务风险,公司决定的资产负债率“红线”为65%。
    公司经理层认识到传统燃油汽车时代落幕的时间表愈发清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公司上马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是全球领航的最新技术,实现了动力系统、车辆平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互联网系统等六大领域的技术变革,多项技术指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实现全面领先,其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问答题     根据上述资料和财务规划的要求,按照销售百分比法计算甲公司2019年为满足营业收入30%的增长需要增加的外部融资额。
 
【正确答案】预计流动资产总额=(2+8+10)×(1+30%)=26(亿元) 预计总资产=26+80+5=111(亿元) 预计应付账款总额=10×(1+30%)=13(亿元) 预计总负债=13+40=53(亿元) 预计内部融资增加额=50×(1+30%)×10%×(1-60%)=2.6(亿元) 预计所有者权益总额=30+20+2.6=52.6(亿元) 预计增加的外部融资额=111-53-52.6=5.4(亿元)
【答案解析】[考点] 销售百分比法
问答题     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并选择筹资方案。
 
【正确答案】设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则: (EBIT-2-5.4×6%)×(1-25%)/3=(EBIT-2)×(1-25%)/(3+1) 解得:EBIT=3.30(亿元) 因为预计息税前利润7亿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30亿元,所以应采用发行债券筹资方案(A方案)。
【答案解析】[考点] EBIT-EPS(或ROE)无差别点分析法
问答题     判断甲公司经理层外部筹资额全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筹资战略规划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筹资战略规划可行。 理由:如果甲公司2019年外部筹资额全部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来筹资,将会使公司资产负债率提高到52.61%[(53+5.4)/111×100%],这一比例没有超过65%的资产负债率“红线”,所以可行。
【答案解析】[考点] 资本结构调整的管理框架
问答题     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指出甲公司上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市场中所属的业务类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明星业务。 理由: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并且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属于高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增长率业务,即明星业务。
【答案解析】[考点] 波士顿矩阵
问答题     指出甲公司采用的总体战略的类型,并说明该战略的具体类型。
 
【正确答案】甲公司采用的总体战略是成长型战略。成长型战略具体包括密集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
【答案解析】[考点] 企业总体战略的类型
问答题   A公司于2016年11月1日与境外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于2017年1月30日以每吨60欧元的价格购入50吨橄榄油。A公司为规避购入橄榄油成本的外汇风险,于当日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份3个月到期的远期外汇合同,约定汇率为1欧元=7.40人民币元,合同金额为3000欧元。2017年1月30日,A公司以净额方式结算该远期外汇合同,并购入橄榄油。
    假定:
    1.2016年12月31日,欧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为1欧元=7.36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市场利率为6%;
    2.2017年1月30日,欧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为1欧元=7.35元人民币;
    3.该套期符合套期保值准则所规定的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
    4.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A公司开展公允价值套期业务的会计分录。
    2.A公司财务部刘经理的相应观点是:如果为现金流量套期,且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该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按照下列两项的绝对额中较低者确定:①套期工具在本期间发生的累计利得或损失;②被套期项目在本期间发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累计变动额。对此,你的观点如何?
 
【正确答案】情形1:A公司将上述套期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 1.2016年11月1日。 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为零,不作账务处理,将套期保值进行表外登记。 2.2016年12月31日。 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7.40-7.36×3000/(1+6%×1/12)=119(元) 借:套期损益 119 贷: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119 借: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119 贷:套期损益 119 3.2017年1月30日。 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7.4-7.35)×3000=150(元) 借:套期损益 31 贷: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31 借: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借: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31 贷:套期损益 31 借:库存商品——橄榄油(50×60×7.35) 22050 贷:银行存款 22050 借:库存商品——橄榄油 150 贷: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150 (将被套期项目的余额调整橄榄油的入账价值) 情形2:A公司财务部刘经理的相应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 现金流量套期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该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按照下列两项的绝对额中较低者确定: ①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 ②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 (2)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即扣除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在风险管理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中,载明了在评价套期有效性时将排除套期工具的某部分利得或损失或相关现金流量影响的,被排除的该部分利得或损失的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甲单位系一家中央事业单位,已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7年1月,甲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甲单位2016年度的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出了以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事项:
    (1)元月,该单位经过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将其拥有产权的综合楼第1层北半部分(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财务账面拟分配价值900万元)出租给某科技开发公司,每年收取租金400万元。财务部主任对租赁业务所取得租金的处理意见是“纳入单位预算,全部留抵本单位。”
    (2)2月,该单位用财政补助资金购置专用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在公开招标中,甲单位发现国内A公司生产的同类专用设备已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但报价超出了采购预算10万元。负责采购的部门据此提出须在预算额度内重新选定采购产品而不能购买A产品;业务部门则建议:可优先购买A公司的产品,同时按规定程序申请调整了预算。
    (3)3月,该单位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以一栋试验楼为下属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并在担保贷款到位后向财政机关履行备案手续。
    (4)8月,该单位根据批准的办公楼扩建项目支出预算(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与兴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其承接该扩建工程。
    (5)12月,按照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该单位进行了资产清查,发现一台专用设备发生严重损毁。经技术部门认定,该设备已无法使用,并且无残料收回或变现价值,财务部门据此进行了设备核销账务处理,并在账务核销之日起七日内向财政机关专题报告。
    (6)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单位当年获得的事业收入较批准的事业收入预算数超出160万元。经过财务部门计算和领导集体讨论,提取超额收入的40%,在元旦春节前以补贴形式一次性发放给全体职工。
    (7)该单位当年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为1000万元,当年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实际下达数(不含年初恢复的上一年应返还额度)为870万元,甲单位财务部门据此在年末直接确认了“财政补助收入”130万元。
    (8)该单位当年取得经营收入400万元,发生经营支出430万元。单位将当年经营收支全部转入经营结余,但未在年末将发生的经营亏损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9)12月,该单位将所属培训学校按协议约定上缴的管理费550万元列入往来账,并经管理层决定从该往来账中支出520万元购置了一台专用设备(超出资产配置规定限额)。
    (10)12月,该单位A研究项目通过了专家鉴定,完成结项,剩余财政资金50万元。该单位鉴于B项目任务越来越重,人员经费紧张,经单位管理层研究决定,将项目结余资金50万元用于补助B项目人员经费。
    (11)年度收入情况:财政补助收入50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补助1000万元),事业收入10000万元(其中:专项事业收入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100万元,其他收入50万元。年度支出情况:事业支出120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00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支出4000万元);项目支出2000万元(其中:财政项目补助支出800万元、专项事业资金支出500万元)],上缴上级支出5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100万元,其他支出30万元。
    甲单位财务人员结账前的计算如下:①该事业单位当年财政补助结转=(4000-4000)+(1000-800)=200(万元);②当年事业结余=(2000-500)+(8000+100=100=50)-[(6000+700)+50+100+30]=1500+8250-6880=2870(万元);③年末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事业结余×20%=574(万元)。
    要求:
    请结合相关的部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对情形(1)至(8),逐项判断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对情形(9)、(10)、(11)逐项指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的处理。
 
【正确答案】(1)情形(1)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单位以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单位价值在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应当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2)情形(2)采购部门意见不正确,业务部门建议正确。因为可优先购买A公司的产品,同时按规定程序申请调整了预算。 (3)情形(3)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单位以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应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4)情形(4)处理不正确。理由:扩建工程不符合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条件,不能由甲单位直接联系确定承建商。 (5)情形(5)处理不正确。理由: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前的资产损失,单位不得自行进行账务处理;待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才可进行账务处理。 (6)情形(6)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基本支出。 (7)情形(7)处理正确。 (8)情形(8)处理正确。 (9)情形(9)中,不当之处: 甲单位将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列入往来账的做法不正确。 甲单位由管理层决定购置超出资产配置规定限额专用设备的做法不正确。 甲单位从往来账列支设备购置支出的做法不正确。 正确处理: 甲单位应将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计入附属单位缴款。 甲单位用财政性资金以外的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须报主管部门审批,并由主管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甲单位应从事业支出中列支设备购置支出。 (10)情形(10)中,甲单位将A项目结余资金用于补助B项目人员经费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在统筹用于编制以后年度预算之前,原则上不得动用。因特殊情况需要在预算执行中动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安排必需支出的,应报财政部门审批。 (11)答案:情形(11)会计处理不正确。 ①当年财政补助结转=财政基本支出结转+财政项目支出结转: (4000-4000)+(1000-800)=200(万元) ②当年非财政补助结转=专项事业收入-专项事业支出=2000-500=1500(万元) ③当年事业结余=(非专项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非财政、非专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 =(8000+100+100+50)-[(6000+700)+50+100+30] =8250-6880=1370(万元) ④年终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1370×20%=274(万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