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公司于2011年5月以一台设备换入西北公司一批库存商品,并支付对方补价51万元。换出设备的原值为320万元,已提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换入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交易使得两公司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两公司无关联关系。
(2)2011年10月20日,东南公司将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土地使用权账面原价值5000万元,已摊销75万元,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合同规定每季度租金为100万元,于每季度末收取。2011年31日,收到第一笔租金100万元,同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
要求:
①由题意可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入资产公允价值=51/300=17%<25%,因而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该交易使得两公司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因而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会计处理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②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因此,东南公司以设备换入其他资产,应当缴纳增值税。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280
累计折旧40
贷:固定资产320
借:库存商品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营业外支出31
贷:银行存款51
固定资产清理2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土地使用权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则租赁开始日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6000
累计摊销75
贷:无形资产5000
其他综合收益1075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则收取租金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
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