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影响从众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有:
(1)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的比率即会大大下降。
(2)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但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晚一些。
(3)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①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从众率越低。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越高。女性在相同的困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
②个性特征对于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具有以下特征的被试从众性较低:自我评价高,表现一致的独立行为,有自信,果断性强,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等。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当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迫于压力而从众,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群体压力而做出了态度改变。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如果意见是当众表达的,则还涉及在公众面前是否有独立性,是否有坚持自己意见的自我形象问题。这种意识会使人们选择不从众的倾向更为强烈。研究表明,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5)文化差异
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不同国家的少年对习俗道德标准的遵从有着很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