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惠施与“历物十事” 惠施是先秦名辩思潮中“合同异”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历物十事”主要论述了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强调异同的相对性。 (2)“小同异”和“大同异” ①来源 惠施“历物之意”的第五个命题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惠施认为同异分为“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 ②含义 a.“小同异”是指坚持在事物之间区分异同,一般指人的经验认识或常识。此物与彼物,或同或异;同可分为大同和小同。“异”也一样,可分为大异和小异。大同者,其异必小;小同者,其异必大。大同与小同之间界限分明,不容混淆。 b.“大同异”是说万物毕同毕异。从天地一体来看,万物只是一物,此之谓“毕同”;从万物的差别来看,万物各是一物,此之谓“毕异”;“毕同”“毕异”意为万物既莫不相同又莫不相异,这就叫“大同异”。 ③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惠施更为重视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相对性,天地万物本无严格的彼此之分,本来就是一体的,个人作为这个一体中的一员,也不应当妄分彼此,而应当对万物施以普遍的爱,这就是他说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含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