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数学老师在讲“等比级数求和”问题时,首先讲了一段幽默的数学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传说有一个国王,要重赏发明六十四格国际象棋的大臣。他问大臣想得到什么奖赏。大臣说:“我想要点麦子。您就在这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二粒、第三格四粒……依次都使后一格的麦粒比前一格的多一倍,然后把六十四格内麦粒的总和赏给我吧。”国王听后连连说:“你的要求太低了。”
    讲到这儿老师转而问学生:“你们说,这个要求真的太低了吗?”这一问,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思索着、议论着。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18,446,744,073,709,551,615……一串数字。全班学生都睁大眼睛看着黑板。教师解释说:“这就是大臣要求得到的麦粒总和,这些麦粒若以重量估算,约为5270亿吨,竟是全世界两千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听到这儿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说大臣真聪明,国王吃了亏。
    这时,老师顺势导入新课,问:“国王为什么吃亏?这样大的数目怎样才能迅速算出?这是一个‘等比级数求和’问题,学了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就清楚了。”
    材料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哪种学习动机?______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如需要、求知欲、兴趣爱好等)转化而来的动机,主要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划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材料中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故答案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