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项,西周时为保证适用法律的谨慎,防止错杀无辜,对犯罪事实有疑的案件,实行从轻处断或赦免罪责的原则。《尚书·吕刑》载:“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这也是“明德慎罚”思想的体现。B项,周初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用刑,确立了“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的“三国三典”原则,这种以具体国情确定用刑之轻重缓急的政策,对于稳定和巩固统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成为后世治国的重要原则。《吕刑》中也有“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的记载,即主张结合犯罪的主客观情势权衡量刑,不可一味地从轻或从重。C项,明德慎行则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D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即不同的社会关系用不同的礼,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礼,不能僭越;刑不上大夫,即刑罚的制定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制裁庶人。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