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

从提案到健康福祉

【缘起】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义诊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例。经过调研,他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医疗保障力度的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重点提案选题协商会,汇集了多份提案的意见,将《关于打赢精准健康脱贫攻坚战的提案》遵选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

【调研】

一个月后,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湖北、宁夏,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走访基层医院和患有慢性病的贫困户。如何才能让贫困户既看得起病又看得好病,成为大家讨论的新焦点。委员1提出:“完善医疗托底保障体系是防止因病致贫的重要举措。”委员2提出:“如何保证托底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是重中之重。”

【后续】

两个月后,提案的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及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印发了《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大病保险要加大倾斜支付力度,对农村贫困人口降低起付线50%、提高支付比例5个百分点,加大贫圈地区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委员们关注的托底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贫困人口慢性病精准救治等问题都被写进了《方案》。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一份提案是如何转变成健康福祉的?

【正确答案】①政协委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深入研究,求真务实,形成高质量的提案。②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通过办理提案,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③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强化责任担当,把好提案转化为政策决策和民生福祉。④提案的运转过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魅力,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