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发生在基层的雁过拔毛式的微腐败怎么看?
向基层惠民资金伸手,群众身边“苍蝇”嗡嗡乱飞——这种发生在基层的“微腐败”,被形象地比喻为“雁过拔毛”。“毛”虽小,拔掉的却是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获得感,损害的是群众最直接感受的党风、政风。
相比于“老虎”的 “鲸吞”,“小苍蝇”的“蚕食”似乎不值一提,殊不知,凡事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微之显的发展的过程,“微腐败”是“大腐败”的开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习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第六次全会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我们一些干部,尤其是个别党性不强的基层干部,处在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前沿,他们或是滥用手中职权优亲厚友,或是通过欺上瞒下,吃拿卡要等手段对集体财产、民生款项进行拔毛渔利,中饱私囊。这种“雁过拔毛”式的腐败因涉及金额和影响范围较小而容易被忽视,加之就算“事发”也属“情节轻微”一类,惩戒力度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这一定程度助长了腐败者“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良思想,使得个别喜欢钻空子爱占小便宜的基层干部打着各种幌子,横行乡里,雁过拔毛,谋取私利,小错酿成大错,小腐败滋长成大腐败。
“雁过拔毛”式腐败不容小觑,若对其听之任之、姑息纵容,必将产生一窗不补百窗必破的“破窗效应”。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杜绝酿成大祸害。治理这种“雁过拔毛”式腐败还需正本清源,惩防并用,一要强化干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廉洁从政理念;二要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三要强化监督检查,着眼抓早抓小,立足抓常抓长, 在落实和监督上下功夫;四要做到从严执纪,加大惩处力度,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