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万元 | ||||||||||||||||||||||||||
部 门 | 甲部门 | 乙部门 | ||||||||||||||||||||||||
部门营业收入 | 300 | 1000 | ||||||||||||||||||||||||
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 100 | 300 | ||||||||||||||||||||||||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 12 | 33 | ||||||||||||||||||||||||
公司要求税前报酬率 | 10% | 10% |
甲部门剩余收益=12-100×10%=2(万元)
乙部门剩余收益=33-300×10%=3(万元)剩余收益指标不能评判部门业绩优劣。原因是剩余收益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部门的业绩比较。
甲部门投资报酬率=12/100×100%=12%
乙部门投资报酬率=33/300×100%=11%
投资报酬率指标可以评判部门业绩优劣。投资报酬率是相对数指标,便于不同规模部门的业绩比较。
优点:
①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
②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缺点:
①剩余收益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因此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比较;
②它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剩余收益的计算要使用会计数据,包括收益、投资的账面价值等。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低劣,必然会导致低质量的剩余收益和业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