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单选题 某种部件使用在2000台计算机中,运行工作1000小时后,其中10台计算机的这种部件失效,则该部件千小时可靠度R为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某种部件使用在2000台计算机中,运行工作1000小时后,其中10台计算机的这种部件失效,直接根据可靠性的定义,该部件千小时可靠度为:
[*]
单选题 若某计算机系统是由500个元器件构成的串联系统,且每个元器件的失效率均为10-7/h,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时,该计算机系统的MTBF为 (7) 小时。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根据题意,由500个元器件构成的串联计算机系统的总失效率为各元器件的失效率的和,即为500×10-7/h=5×10-5/h。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时,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定义为该系统失效率的倒数,因此该计算机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2×104h。
单选题 数据流图是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它描述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变换的过程。数据流图中基本的图形元素包括变换/加工、数据源、数据存储及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通常一张数据流图(DFD)由变换/加工、数据源、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等4种元素组成,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描述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变换的过程。其中,外部实体是指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外部实体向所描述系统输送数据,或接收描述系统向其发出的数据。
单选题 某32位操作系统的文件分配表如图1-3所示,对于文件1总共有 (9) 个物理块。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图1-3所示的某32位操作系统的文件分配表中,通过文件1的目录项可知,它的第1个逻辑块存放在第2个物理块中,然后去查询FAT表可知,它的第2、3、4个逻辑块分别存放在第5、6、7个物理块中。第7个物理块中0xFFFF是个特殊的值,表明文件结束,所以该文件总共有4个物理块。
单选题 在某单CPU的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可抢占优先级的任务调度方案,且所有任务可以并行使用I/O通道。内存中有A1、A2两个任务,按照A1、A2的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I/O操作时间如表1-1所示。
表1-1 可抢占优先级的任务调度表
任 务
优 先 级
每个任务独立运行时所需的时间及过程
A1
计算30ms→I/O 40ms→计算20ms
A2
计算60ms→I/O 60ms→计算30ms
若调度程序的执行时间忽略不计,按多道程序运行方式完成这两个任务比按单道运行方式节省的时间是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对于表1-1中A1、A2两个任务按单CPU、单道方式运行所需花费的时间t1为:t1=(30+40+20)+(60+60+30)=240ms。
如果在该单CPU的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可抢占优先级的任务调度方案,且所有任务可以并行使用I/O通道。对于表1-1中A1、A2两个任务的多道程序运行时序如图1-11所示。注意:任务A1的CPU运行优先级优于任务A2。
[*]
由图1-11可知,A1、A2两个任务按多道程序运行方式所需花费的时间t2为:
t2=30+40+20+20+60+30=200ms
因此,多道程序运行方式完成这两个任务比按单道运行方式节省的时间t3为:
t3=240-200=40ms
单选题 在如图1-4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中,序号①、②、③的位置应分别填入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不可发生等待态→运行态、就绪态→等待态这两种转换情况,由此可判断图1-4中“②”空缺处为“等待态”。
就绪状态是指进程已经具备了运行的条件,但是由于CPU正忙,正在运行其他的进程,所以暂时不能运行的状态。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只要把CPU控制权分配给它(进程调度),它就能够立刻执行,此时发生“就绪态→运行态”的状态转换。
当处于运行态的进程时间片用完了,此时将发生“运行态→就绪态”的状态转换。根据图1-4中①、②、③空缺处的方向箭头,可判断“①”空缺处填写的内容是“就绪态”,“③”空缺处填写的内容是“运行态”。
单选题 2007年1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是一个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2007年1月20日,中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电子行业标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该标准由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以其自主研发的数字音频技术为基础起草,经电子行业标准管理部门审核编制而成。该技术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压缩效率高、音质好、解码复杂度低和容错能力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宽带多媒体及移动多媒体等领域。
单选题 于2007年2月1日之前实施的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是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GB/T 20518—2006《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GB/T 20519—2006《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特定权限管理中心技术规范》和GB/T 20520—2006《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时间戳规范》于200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分别对网络通行证——数字证书、网络权限管理及加密时间的格式、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将对因特网个人邮件、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等实施加密,提供统一的标准化安全保障手段。
而GB/T 19771—2005《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是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
单选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规模的迅猛发展,基于web的计算模式已经成为信息系统采用的主流方式。 Web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静态web技术、动态Web技术和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Web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静态Web技术、动态Web技术和事务Web技术。其中,事务Web技术可看成是三层C/S结构的进化,Web服务器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和后台数据库系统连接,完成用户的应用功能。它允许信息系统根据用户的查询要求产生动态内容,并以 HTML形式转发给用户。
单选题 我国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通常基于 (15)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我国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通常主要包括信息发布、网上办公、部门间协作等内容,其中部分功能可以通过内联网(Intranet)完成,但只有通过因特网(Internet)才能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单选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在信道中传输的码字是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1(其对应的二进制数是10011),信息码字为10110时,则CRC校验码的逻辑异或([*])计算过程如下:
[*]
可见,计算出的结果就是CRC校验码为“1111”。注意题目的问题是“信道中传输的码字”,即该码字是由信息码字和CRC校验码共同组成的,因此答案应该是101101111。
单选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回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数据帧中,目的地址“000F781C6001”属于 (17) 的服务访问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Internet数据帧中,地址“000F781C6001”是一个48位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因此该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表1-3罗列出了OSI参考模型几个关键层次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和服务访问点(SAP)。
表1-3 各层次所使用的PDU和SAP表
层 次
协议数据单元(PDU)
服务访问点(SAP)
应用层
报文
用户接口(用户界面)
传输层
数据段
端点(或端口号)
网络层
数据分组
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
物理层
比特
网络接口(例如RJ-45接口)
单选题 TCP和UDP具有多路复用功能。与此相关的协议头字段是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传输层通过16位的源端口号和16位的目的端口号这两个字段来体现TCP或 UDP协议的多路复用功能。
单选题 实时传输MPEG-4流媒体文件采用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基于传输层的 (19) 协议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TCP/IP协议族中,实时传输MPEG-4流媒体文件采用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是基于传输层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为用户提供流媒体服务的。
单选题 以下关于3种不同编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2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采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或曼彻斯特编码),其数据传输速率是波特率的1/2。例如,要传送100Mb/s的数据,则需要200MHz的信号脉冲,其编码效率仅为50%。
单选题 在IP数据报中,如果报头长度域的数值为5,那么该报头的长度为 (21) 字节。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IP报头长度域(IHL)以32位字(4字节)进行计数。当它的值为n时,其所表达的字节数为n×4个,那么本题报头长度域的数值为5,该报头的长度为20字节。
单选题 下面关于IPv6协议优点的描述中,准确的是 (2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对于本题的解答可用排除法,题目讨论的主题是“IPv6协议的优点”,而选项 A、B不是IPv6协议的优点。选项C中“允许全局IP地址出现重复”的描述是错误的。
单选题 IEEE802.11标准使用的传输技术主要有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IEEE802.11标准主要使用①红外线、②跳频扩频与⑧直接序列扩频等3种传输技术。蓝牙技术采用跳频扩频技术和时分多路利用技术实现特定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和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主机之间在近距离内(通常为10m以内)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
单选题 以下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2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主要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等4个协议。其中,利用地址转换协议(ARP)可根据IP地址查询对应的MAC地址。而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则把MAC地址转换成对应的IP地址。
F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协议,利用FTP协议进行文件传送时,在客户/服务器之间一般需要建立一条控制连接和一条数据连接。
单选题 无线设备加入无线局域网服务区时,第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 (2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无线设备加入无线局域网服务区之前要查找哪个频道有数据信号,即进行扫频工作。
单选题 采用相—幅调制(PAM)技术在带宽为32kHz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每种相位对应一种电平幅度。若要达到192kb/s的数据速率,至少要有 (26) 种不同的相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对于无噪声的信道可利用奈奎斯特公式C=2Wlog2N来计算信道容量,其中W指信道带宽。题目中已给出W=32kHz,C=192kb/s,因此:
[*]
另外,试题中已给出“每种相位对应一种电平幅度”,则该相幅调制技术(PAM)需要的相位个数N=23=8。
单选题 在ISDN的配置中,ITU定义了R、S、T和U 4个参考点,其中ISDN终端与ISDN的CBX之间被定义为 (2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ISDN的配置中,ITU定义了R、S、T和U4个参考点,其中:①R参考点用于连接非ISDN终端与TA;②S参考点用于连接ISDN的CBX(NT2)与ISDN终端;③T参考点用于连接NT2(ISDN的CBX)与NT1;④U参考点用于连接ISDN交换系统和NT1。
单选题 以太网的最小帧长是根据 (28) 来设定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最小帧长需保证在网络最大跨距范围内,任何站在发送帧后,若产生碰撞,都能检测到,即其大小由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来设定的。
单选题 IP交换是一种利用交换硬件快速传送IP分组的技术。IP交换机的信令使用了IFMP和GSMP两个协议,其中,GSMP协议报文封装在 (29) 协议数据单元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IP交换是一种利用交换硬件快速传送IP分组的技术。IP交换机初始化后为每一个物理连接建立一个默认的ATM交换通道,相邻的IP交换机通过这些默认通信交换路由信息和数据分组。为了进行第三层的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IP交换机的信令使用了流管理协议(IFMP)和交换机管理协议(GSMP)两个协议,其中,IFMP报文封装在IPv4分组中广播发送;GSMP可变长度报文封装在AAL5协议数据单元中。
单选题 下列关于各种非屏蔽双绞线(UTP)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3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6类双绞线的连接方式与目前RJ-45接头相兼容,但7类双绞线(带宽可以达到600MHz)的连接模块结构与目前RJ-45接头完全不兼容,是一种屏蔽系统。
单选题 当布线结构需要调整时,可通过布线配线系统来重新配置,具体调整手段是通过 (31) 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当布线结构需要调整时,可通过跳线来实现布线系统的重新配置。
单选题 启用了OSPF协议的路由器(Router1)将每10秒钟向各个接口发送 (32) 分组,接收到该分组的路由器就知道了Router1这个邻居的存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当路由器Router1启用OSPF协议后,它将每10秒钟向它的各个接口发送HELLO分组,接收到HELLO分组的路由器就知道了邻居的存在。如果在40秒内没有从特定的邻居接收到这种分组,路由器就认为那个邻居不存在了。
单选题 假设如图1-5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路由器A至路由器F都运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网络运行300秒后A到目的地C的最小路径成本是 (3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由于图1-5中路由器A至路由器F均运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因此根据链路状态算法计算,该图路由器A到目的地路由器C的路由路径有6条,每条路径及其对应的成本分别是:(AC, 5);(ABC,5);(ADC,4);(ADEC,3);(ADBC,6);(ADEFC,9)。其中,路由器A到目的地路由器C的最低路径成本是ADEC,该路径的成本为3。
单选题 某城域网拓扑结构如图1-6所示。如果该路由器R1接收到一个源IP地址为192.168.1.10、目的IP地址为192.168.3.20的IP数据报,那么它将把此IP数据报投递到IP地址为 (34) 的路由器端口上。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在图1-6所示的城域网拓扑结构中,路由器R1接收到一个源IP地址为 192.168.1.10、目的IP地址为192.168.3.20的IP数据报。其中,192.168.1.10属于192.168.1.0/24网段的IP地址,即该IP数据报来源于路由器R1的E0端口;192.168.3.20属于192.168.3.0/24网段的IP地址,因此路由器R1将把此IP数据报投递到IP地址为192.168.67.1的路由器端口上,即该IP数据报将从路由器R1的S1端口投递给下一个邻居路由器。该邻居路由器将从IP地址为192.168.67.1的S1端口接收到此数据报。可见IP地址192.168.67.1是源IP地址为192.168.1.10、目的IP地址为192.168.1.20 IP数据报的下一跳路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