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库存管理中,合理库存量应为正常时的周转库存量和 (26) 库存量之和。列表法是一种计算周转库存量的简单方法,周转库存量使在进货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生产性消费,故其值应为进消费额中的 (27)
现有某厂使用钢材在非均衡进消而全年进消相等的条件下,按表1预定的日期进货和投料,从该表看出周转库存量为 (28) 吨。如果误期30天进货,钢材变动如表2,从该表可看出,合理库存量应为 (29) 吨,故该厂 (26) 库存量为 (30) 吨。
表1 按预定日期进货的周转库存量计算表

时间
顺序

5
20
40
80
100
200
125
160
195
215
240
241
260
290
300
305
330
1
1
1
2
3
4
4
5
6
7
8
8
9
9
10
10
11
11
1
5
20
10
20
10
30
5
10
15
5
30
1
20
20
30
5
20
进货批量
50
45
50
30
15
50
投料批量
30
20
15
30
20
25
15
25
20
10
30
进消差额
30
45
60
35
25
20
库存变化
60
30
80
60
45
15
60
40
15
0
50
25
55
35
50
40
90
60

            表2 有进货误期的合理库存量计算表

时间
顺序

5
40
50
80
100
125
150
160
195
240
245
360
271
300
320
330
335
1
1
2
2
3
4
5
5
6
7
8
9
9
10
10
11
11
12
1
5
10
20
20
10
5
30
10
15
30
5
20
10
30
20
30
5
进货批量
50
45
50
30
15
50
投料批量
30
20
15
30
20
25
15
25
20
10
30
进消差额
50
65
85
55
35
50
库存变化
85
55
35
85
70
40
20
65
40
25
0
50
30
60
50
65
35
85
注:表中每月按30天计

单选题 A.积压 B.保险
C.稳定 D.储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 A.平均差值 B.加权平均值
C.最小差值 D.最大差值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 A.30 B.85 C.60 D.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 A.30 B.85 C.60 D.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选题 A.30 B.85 C.60 D.2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在库存管理中,周转库存量是指一定数量的必备库存量,使在进货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投料消费。列表法是计算周转库存量的一种常用的简单方法。
表1列出了一年中按预定日期正常进货的库存状况表,分别指出了各有关日期的进货量、消费量(投料)、进消差额和库存量变化的情况。进消差额是指到该日期为止,总的消费量超过进货量的数额。之所以可允许在进货不足时仍能差额消费,是由于事先有一定库存量作周转保证,这就是周转库存量。
在正常预定情况下,周转库存量应为该年度期间的进消差额的最大值,即在表1中7月15日达到的最大进消差额值60。
但实际上情况往往是动态变化的,为了应付非正常情况(例如,不能按预定日期进货时),还必须进一步作出计算,定出合理库存量,以确保即使在非正常情况下仍能保证投料生产。
表2列出了有进货误期的库存表,从表16-3中可看出,进货误期39天,在这种非正常情况下,于8月30日其进消差额达到最大值85,所以合理库存量应定为85,以确保在可能的非正常情况下,仍能保证投料生产。
所以,作为非正常时与正常时的库存量差额,即合理库存量与周转库存量之差,就是保险库存量,以作为对非正常状态的保险。换言之,合理库存量是正常时的周转库存量与保险库存量之和。这里,保险库存量为85-60=25。
根据以上分析,保险的概念与多余积压、长期稳定或纯粹贮备等概念是有区别的,后面那些概念都与题意不符。另外,关于平均差值、加权平均值或最小差值等概念,也都不能保证周转库存量,所以也不是正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