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单位,需要的劳动为3单位;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单位,所需要的劳动为2单位。A国拥有240单位劳动和150单位资本;B国拥有180单位劳动和120单位资本。则:
问答题
4.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正确答案】①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原因如下:
A国:TK/TL=150/240=5/8:
B国:TK/TL=120/180=2/3>5/8。
②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理由如下:
衣服的生产所采用的劳动与资本投入比例为3/1,食品的生产所采用的劳动与资本投入比例为2/2,即3/1>2/2,则衣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食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答案解析】
问答题
5.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且A国的劳动与资本的价格分别为5和10,B国劳动与资本的价格分别为10和4,则A、B两国最多生产多少衣服和多少食品?两国的衣服和食品的价格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设生产衣服(C)x单位,生产食品(F)y单位,因为要素被充分利用,所以:
x+2y=150+120;3x+2y=240+180。
解得:x=75;y=97.5。
A国衣服的价格为10+3×5=25;食品的价格为:2×10+2×5=30;
B国衣服的价格为4+3×10=34;食品的价格为:2×4+2×10=28。
【答案解析】
问答题
6.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且衣服与食品的国际交换价格为1(Pc/Pf=1),哪个国家会出口衣服?哪个国家出口食品?两国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谁会相对稍多一些?
【正确答案】A国会出口衣服,B国会出口食品。
A国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会相对稍微多一些。
【答案解析】
问答题
7.随着A、B两国贸易的开展,两国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是否发生趋同趋势,为什么?并结合中美贸易的现实,说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与现实出现偏离的原因。
【正确答案】①随着A、B两国贸易的开展,两国劳动力和资本价格会发生趋同趋势。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这是广义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理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随着两国贸易的进行,两国的要素价格会逐渐趋于相对均等化或者绝对均等化。
俄林认为: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商品的国际移动,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斯托珀一萨缪尔森认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②由中美两国贸易的现实,似乎推翻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结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依然比美国低很多。
这是由于,要素价格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问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另外,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