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教授“信息编码”一课时,王老师利用电影中谍报人员接或留电的剧情导入。随后,他请同学们扮演谍报人员,将接收的密电“F4A7B2D4D7D2F5”按照如表3所示的密码本进行破译。

同学们很快就破译出密电表达的内容:“务必转移三行者”。

王老师马上请同学们总结密电编码规则:“列标+行号=汉字”。随后王老师又提出问题:“身份证号码有多少位数字?你知道其中的编码规则吗?请大家上网查找。”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如下:
身份证号码由18位代码组成。
一、第1—6位数为行政区划代码;
二、第7—14位数为出生日期代码;
三、第15—17位数为分配顺序代码,分配顺序代码是在同一地区内,对同一天出生的人员编制的顺序号,其中第17位单数是男性,双数是女性;
四、第18位为末位校验码,是数字0—10,用X代替10。
通过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一一对照,同学们理解了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及表达的含义。
之后,王老师给出关于信息编码定义的填空题,如图7所示。

同学们经过讨论,很快准确地完成了此题目,理解了信息编码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教学意图如下:“扮演谍报人员”——通过这样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探究身份证编码规则”——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的事物的分析,既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信息。总之,教学活动是通过活动的方法向学生传递新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智力,触发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王老师采用了以下学习方式:角色扮演:请同学们扮演谍报人员。角色扮演可以调动学生情感,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发挥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现代教材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讨论法:同学们经过讨论,理解了信息编码的基本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