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 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竞作, 九流并起”, 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 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诸子的文章, 各具风采。 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 法、 道、 墨四家。 《论语》 言词简约而意旨丰厚, 说理论事富于哲理和抒情意味, 许多句子成为后世格言和成语。 《老子》 语言凝练, 哲理深邃, 很像散韵夹杂的格言诗。 《墨子》 文风质朴, 论证有力, 既有演绎, 又有归纳,实开辩论文之先河。 《孟子》 是从语录体过渡到长篇论文的桥梁。 孟子善于雄辩,词锋犀利, 观点鲜明, 很有气势, 讲解道理多用比喻和寓言, 与《论语》 的深沉舒缓风格迥异。 《庄子》 已开始摆脱语录体, 部分篇章已是专题论文, 其特点是以寓言说理, 将思辨与形象融为一体, 文中的人与神、 河与海、 蛙与鳖、 鹏与鸟等, 俱可抒发妙论, 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有深远影响。 其他如《荀子》 已是成熟的议论文; 《韩非子》 则逻辑周密, 说理透辟。 此外, 《晏子春秋》 《吕氏春秋》 等也都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